美妆企业的2025:科研深潜、功效细分与体验革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10:04 1

摘要:据魔镜洞察与新华网联合发布的《2025 半年度美妆护肤市场趋势洞察》,2025年上半年,中国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达2352.3亿元,同比增长10.1%。在全球范围内,美妆行业规模已高达6770亿美元,其中护肤品为核心品类,独占42%的市场份额。

科技向新,体验向心。

文丨欧圆圆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最具体的体现,这在万亿市场规模的化妆品行业同样适用。

据魔镜洞察与新华网联合发布的《2025 半年度美妆护肤市场趋势洞察》,2025年上半年,中国美妆护肤市场销售额达2352.3亿元,同比增长10.1%。在全球范围内,美妆行业规模已高达6770亿美元,其中护肤品为核心品类,独占42%的市场份额。

在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科技成为驱动产品迭代和产业升级的主旋律。不论是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资生堂、花王、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集团,还是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华熙生物、贝泰妮、自然堂等国货企业,旗下品牌在抗老、修护、美白大三角的科技角逐、彩妆功能的跨界“护肤化”融合、洗护赛道的感官升级,都展现出行业正以更严谨的科研态度、更细分的产品逻辑,回应着消费者对“高效、安全、愉悦”的全面期待的发展趋势。

2025年9月25日,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在南京召开行业年会暨精品博览会,此次参会企业和品牌,充分体现了“科技向新,体验向心”的趋势。

在护肤领域,“功效为王”已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共识。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市场规模已突破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4%,显著高于普通护肤市场。

当前,美妆行业核心的抗老、修护、美白赛道呈现出明显的“科研深化”趋势——品牌不再停留于成分堆砌,而是通过机制研究、临床实证与技术创新,构建产品壁垒。

根据《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的统计,中国敏感肌人群占比已超过40%,需求推动着敏感肌护理持续升温,修护类产品持续放量的当下,该赛道正从“屏障修护”向“细胞级干预”,医研结合成主流选择。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瑷丝特兰首次以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的身份亮相,其明星单品每日保湿柔护屏障修护霜依托品牌40年敏肌研究积累,采用专利技术DermaON,模拟人体层状小体脂质结构,可实现120小时长效保湿与屏障修护。截至目前,品牌拥有450篇皮肤研究论文、250项专利,并与4100家皮肤管理机构合作,彰显其“医研结合”的专业底色。

贝泰妮集团主品牌薇诺娜则通过NUTE科学原则(Need临床需求、Unique独特机制、Technology科技赋能、Evidence证据可信)系统化展示其修护实力。新品第二代特护面膜采用行业首创马齿苋专利膜布,实现“修护+舒敏+提耐受”三效合一。311屏障胶原次抛则通过表皮-真皮“双层促补循环”机制,突破传统修屏边界。沙利文认证显示,薇诺娜已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敏感肌护肤销售额第一。

自然堂旗下专研问题肌的品牌珀芙研推出添加龙爪素发酵物的屏安修护精华液,该成分源于西藏夏尔巴人传统谷物发酵提取,经与华山医院共研,针对外油内干、油痘油敏肌实现“外修屏障+内调油脂”。而品牌独家泉眼——色季拉山温泉水含硫元素达37.9%,具备类激素修护力但无激素风险,这成为其夯实修护线的重要支撑。

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抗衰产品市场约为524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增至806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7%,其中亚太地区成为增长主力。走访各个展位,化妆品报发现,抗老赛道竞争显然已趋于白热化,而技术也从胶原补充到蛋白网重构,胜肽、线粒体研究全面展开。

其中,OLAY携手中国香妆协会发布《中国化妆品行业胜肽应用与展望》,提出胜肽护肤“金标准”,并推出第五代超红瓶。该产品首创“蛋白网重构”科技,通过“更促生、更密织、更拉紧”三步策略,复配7重王牌肽与1.4倍浓度白钻松露,实现“第二天紧致可感、两周淡纹可见”。作为长红中国20年的“抗老霜王”,OLAY以50年胜肽研究为基础,构建了胜肽研发7维能力矩阵。

珀莱雅则聚焦细胞能量抗老,其能量面霜2.0应用专研CELLERGY PRO能量焕活科技,通过诺奖科技筛选成分修复线粒体功能,提升ATP生成,经实验有效验证,14天使轮廓紧塑饱满+23%。而该技术背后的线粒体研究成果于近日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彰显品牌基础研究实力。

上美股份则推出涵盖面霜、水乳、精华的“X肽”全系列新品。据悉,在技术创新上,韩束X肽超频面霜复配两大专研成分——复合神经肽和独家2.8k小分子100%人源III型胶原肽,它们组合为环六肽复合体——X肽并同时作用于肌肤的表皮层、真皮层、肌肉层,模拟肌肉神经传导电信号,抚平肌肤顽固纹路,改善了传统抗衰产品功效仅流于表面的弊端,实现由内而外的多维抗老。

百雀羚在包装上凸显国风美学,以经典滋润面霜为基础,融合传统文化元素青花瓷,推出限量版设计;灵玉系列则采用按压式瓶器,主打“补气血+抗衰”,定位高端市场。包装焕新不仅是视觉升级,更体现了品牌对文化认同与使用便捷性的双重考量。

华熙生物则以再生医学开启细胞级抗衰新路径,其抗衰品牌夸迪推出悬油次抛精华2.0,核心专利CT50技术通过调控细胞微环境与细胞能量,实现“细胞级精准抗衰”;旗下润百颜依托《Cell》期刊将“细胞外基质(ECM)变化”列为第13大衰老标志物的前沿发现,推出国内首款主打“ECM网络重构”的Ⅲ类水光产品润百颜・玻玻,以原料革新推动产品迭代。

资生堂中国研发中心独立完成的《释放纳豆菌发酵由来环状多肽的隐藏护肤功效》研究获奖,则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实现本土化深度研发的里程碑。此次资生堂集团虽未推出全新抗老单品,但强调其每年销售额5%投入研发,科技先行策略明确。旗下CPB钻光系列8月全新升级,主打“初代抗老”,定位高端护肤线;悠莱则面向三四线城市,以集团供应链技术为支撑,提供高性价比抗初老方案。

而美白赛道从“成分内卷”走向“机制突破”,情绪与光老化成为新靶点。Kantar消费者调研显示,亚洲市场对美白产品的需求正从“单纯提亮”转向“全面祛黄、抗氧、抗光老”的多维功效。

半亩花田联合山东大学发布“神经美容”研究成果,指出情绪压力可诱发黑色素生成。品牌通过闪式提取技术从格拉斯玫瑰中定位3种抑制黑色素核心成分,应用于美白身体乳2.0;同时利用顶空活花萃取技术1:1复刻玫瑰香气,脑电波实验证实嗅闻1分钟可提升愉悦情绪,实现“情绪美白”。

而主打“珍珠科技美白”的欧诗漫没有选择简单的成分叠加,而是从护肤理念层面进行革新,提出「日白夜抗」循环护肤理念:日间精准干预敏感性暗沉因子GM-CSF,改善暗沉和敏感,抵御光损;夜间直击衰老源头,促进胶原自生,同时不断修护炎症与氧化损伤,从而系统性打破恶性循环,重建肌肤稳态。

相宜本草今年上新的两款面膜在剂型与功效上均实现显著创新:红景天系列·美白两部曲面膜通过“一涂二敷”的促渗设计,精准针对美白淡斑;山茶花淡纹弹润水油面膜则运用超微乳化技术,实现水油瞬时乳化,有效满足抗老与修护需求。两款产品均突破传统单片面膜的单效局限,以两步式设计强化活性成分的渗透与协同作用,从而提升整体护肤效果。

彩妆市场无疑是美妆领域迭代周期最短、创新最活跃的细分赛道,其发展动态精准映射并深刻引领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审美范式与价值主张。据市调公司Circana数据,2024年,53%的彩妆用户寻求混合型彩妆/护肤产品,比2022年增加了6%,聚焦于护肤赛道的“成分党、功效党”已渗透到了彩妆品类,此趋势下,中国无疑是核心试验场。当前,彩妆品类不再局限于“色彩表达”,而是转向“护肤+妆效+防护”多功能融合演进,尤其在底妆领域表现突出。

基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rieh Warshel的光生物学研究,MISTINE蜜丝婷构建起“光生物学”防护体系及独家热带植物萃取“御光滤”成分,推动防晒进入“深度抗光老”新阶段的同时,将独家光生物防晒科学体系延伸至底妆线。如旗下“流光”素颜霜创新实现“一支6效”,融合防晒、隔离、妆前、素颜霜、保湿与养肤功能。其核心采用物化生结合的光生物防护体系,提供SPF35/PA+++的有效防护;更通过独家“御光滤”科学成分,协同透明质酸钠、神经酰胺泛醇等养肤成分,在确保防护力的同时显著优化肤感;超贴锁妆技术,实现长达12小时的细腻持妆体验。

此次展示的还有蜜丝婷秋冬限定“豹豹系列”,它们是与斩获美妆界“奥斯卡”Cosmoprof Awards年度大奖金奖的柔光精华气垫粉霜(SPA气垫)同系列新品,以肤质适配理念,持续强化品牌在精细化底妆市场的布局。此外,品牌今年还推出首款精华油,融合泰式芳疗理念,拓展情绪护肤场景。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品牌赫妍则推出第二代黑金气垫持妆粉底液,革新传统气垫配方,通过加固定妆膜与提升遮瑕粉粒含量,实现轻薄质地与长效持妆兼备,并新增粉色基底色号,适配更多肤色。

创办于1851年、曾以“宫粉”闻名全国的江南香粉号——月中桂,在沉寂多年后迎来新生,其全球首店已于苏州市山塘街正式营业,品牌革新展出薄莎云雾蜜粉饼(将于11月上市),结合前沿冻干技术“锁”住精华,以实现“妆养同步”。

彩棠预热推出的流光生韵面部综合盘(将于10月中旬上市),整合修容、腮红、高光多功能,强调“一盘搞定全妆”;已发售的润玉粉膏则专为干皮/混干皮设计,主打细腻贴肤的膏状质地。

此外,资生堂今年更新了气垫、腮红、口红等彩妆线,强调“科技赋能妆感”,同样呼应了亚洲市场对自然妆效与养肤功能的双重期待。

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报告,全球高端洗护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8%,其中“感官疗愈”成为关键购买驱动因素。洗护赛道从“清洁基本功能”向“头皮健康+感官体验+情绪疗愈”升级,包装设计也更强调文化美学与使用体验。

半亩花田携手山东大学成立头皮健康研究中心,提出“一洗一护一沐”新链路。品牌从“鲁农丹1号”牡丹中提取牡丹肽,含量为普通提取物1000倍,可穿透头皮屏障养护毛囊;花萃洗发水含半瓶鲜花纯露,结合玫瑰香气情绪舒缓研究,打造“洗护+疗愈”体验。沐浴线则推出水光沐浴露与美白身体乳2.0,形成身心发肤闭环。

爱茉莉太平洋旗下专业头皮护理品牌吕展出橄榄吕系列,针对女性头皮问题,洗发水添加ROOT:GEN黄金强韧配方与节律控油因子,护发乳采用济州山茶籽油高压冷榨工艺,头皮精华则从“净、稳、厚”三维度强化屏障。

上海蜂花在新品臻萃精油香氛系列中,将“精油”概念迁移至头皮洗护产品。通过改善配方,添加珍稀茶树精油+7种植物精萃油和经典成分仿生蜂王浆,复配多重保湿成分,并携手IFF共同调香,在成分配方与香氛情绪价值上进行了深度融合,以科技支撑品牌向精致香氛与精准护理的转型升级。

总体上看,中国化妆品行业已进入“硬核科研”时代——无论是国际巨头还是本土品牌,都在通过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学研合作构建技术壁垒。与此同时,产品开发愈发注重“体验感”——从成分功效到情绪价值,从单一功能到多维整合,从包装设计到使用场景,都进行着一场全面升级。

未来,谁能以更深的科研洞察回应消费者真实需求,谁能以更具有特质的体验设计打动人心,谁就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信任。

来源:化妆品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