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海“新三样” 何以持续破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09:53 1

摘要:网文、网剧、网游——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走向全球。网文吸引大批海外读者,网剧在东南亚掀起追剧热潮,《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更在全球斩获口碑与销量。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数字文化产品何以打破文化壁垒?其背后,是技术赋能、内容创新,

网文、网剧、网游——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走向全球。网文吸引大批海外读者,网剧在东南亚掀起追剧热潮,《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更在全球斩获口碑与销量。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数字文化产品何以打破文化壁垒?其背后,是技术赋能、内容创新,还是文化共鸣的深层驱动?频频破圈的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未来又该如何从“出海”迈向“深耕”?

网文出海:从“作品输出”到“生态落地”

今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AI翻译等技术助力下,中国网文已迈入“全球阅读、全球创作、全球开发”的新阶段。以阅文集团为例,2024年其海外出版授权数同比增长80%,授权金额增长超200%。《诡秘之主》《庆余年》等作品再度被大英图书馆收录,显示出中国网文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指出,中国网文的成功输出,不仅在于“中国故事”,更在于其原创出一套与网络媒介高度适配的生产机制。“它是成熟的机制、千锤百炼的类型套路、实时更新的数据库,是对世界网络文学的系统性反哺。”

剧集与游戏:技术赋能,共鸣全球

中国剧集同样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体》《繁花》《漫长的季节》等作品在海外收获高口碑,2025年上映的《归队》《生万物》也引发广泛关注。

技术是文化出海的底层支撑。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25年8月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位列民企研发投入前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斌认为:“龙头企业能推动创新成果应用于文化领域,形成创新生态。技术进步将引领内容进步,改变内容生产方式。”

当然,创新也不只局限于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也尤为重要。同时,文艺的迭代也不只是技术的迭代,还有观众的迭代。“今天中国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同很多国家观众共鸣,是因为中国年轻人同世界年轻人对文艺世界理解的一致性在逐渐提高。”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单嗣平说。

游戏则成为年轻人理解中国文化的轻量化窗口。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202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达95.0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1%。《黑神话:悟空》在全球的风靡,印证了游戏作为“泛文化形态”的传播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庆梅认为,应正视游戏的泛文化、泛娱乐特性,生产出更多优秀游戏产品,在彰显其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其国内和国际传播。

从“出海”到“深耕”:构建协同生态,推动叙事升级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认为,短剧等新兴形态虽仍不成熟,但其低门槛叙事方式具有跨文化适配力,有助于推动全球对话。

未来,中国文化出海要从“走出去”迈向“深耕”,需构建政府、市场与社会多方协同的“出海生态”。政策引导把握方向,企业创新激发内容生产力,社会力量编织跨文化对话网络。

机核网主编白广大指出,中国在内容生产方面具备经济体量大、应用场景多、人才储备足等综合优势,加上AI等技术平权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已为新时代叙事奠定基础。毛尖则建议,应构建多平台共创机制,融合政府、商业与观众自媒体,形成参与式、协商式的创作联动逻辑。唯有在技术、机制与叙事上同步迭代,中国故事才能在更广阔的海域,不仅被听见,更被理解、被热爱。(本报记者 张 婧)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