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展播:推进“美丽系列”建设(13)| 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09:32 1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

编者按: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省域篇章。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开展创新示范,打造美丽建设实践样板。现向社会充分展示各地美丽建设成果,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共享美丽山东,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六篇章:推进“美丽系列”建设

菏泽市成武县以“四化”改造为抓手

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菏泽市成武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部署,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

成武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农村坑塘大都是原村民建房长期取土造成,紧邻村民住户附近,有水坑塘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由于风力、雨水冲击、人为活动等因素,坑塘内常常富集大量树叶、植物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使水体富营养化,长期厌氧发酵形成黑臭水体。菏泽市生态环境局成武县分局结合农村有水坑塘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并推进了农村有水坑塘安全化、景观化、整洁化、资源化的“四化”打造,2022年成功打造21处,2023年打造24处,2024年已完成5处农村有水坑塘的打造,有效遏制了农村黑臭水体的形成。

农村坑塘一般紧邻村民住户,通过安全化改造,有效避免了意外落水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村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景观化打造,使农村坑塘成为村内一个安全、美丽整洁的休闲场所;通过整洁化打造,使有水坑塘得到日常清理,有效保持了坑塘的整洁;通过资源化利用,使农村有水坑塘实现了有人管、有人用,合理使用坑内水资源进行养殖和灌溉,加速了水体的替代更新,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效防止了水体的厌氧发酵,解决了农村有水坑塘的返黑返臭问题。

通过“四化”改造,实现了农村有水坑塘日常有人用、有人管的状态,通过设置安全隔离网等使农村有水坑塘减少了树叶、秸秆、垃圾等的聚集,屏蔽了外界污染;通过日常曝气、生物养殖,优化了水体生物活性,提高了自净能力,大幅度降低了返黑返臭的风险。

就地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

利用一定的水生物养殖效益、岸边种植效益等经济收益点,来实现对农村有水坑塘的承包经营。承包者通过养殖收入、岸坡种植、就近灌溉受益来反哺对坑塘的日常岸坡整治、安全围挡安装维护、景观植物栽培,水体曝气养殖等实现对有水坑塘的长效管护,减少农村有水坑塘水质下降、返黑返臭的风险。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有水坑塘资源化改造,探索出地方政府“0”投入,由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共同支撑的治理农村有水坑塘的新途径,有效遏制了农村黑臭水体的产生。

成武县九女集镇侯楼村村内2个相邻坑塘以前无人问津,垃圾聚集、漂浮物满坑,该坑塘自2021年经本村党支部书记投资4万余万元,进行岸坡整理、坑内养鱼、岸边种植、周围设置安全围挡等基础设施建设,即农村有水坑塘安全化、景观化、整洁化、资源化的“四化”打造以来,每年均有6万余元的养鱼经济收入。2025年初,该村书记又从该坑塘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收入中,拿出4万余元增设了景观鱼培育,废弃在村内的坑塘在消纳村内生活污水的同时,成为村内的一大景观。

成立党集镇渔良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废旧窑坑的整理、周边道路、围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存有安全隐患、水质黑臭、蚊蝇滋生的废弃坑塘,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近3年的发展,成为了集垂钓、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家园,产生的野生鲫鱼、生态山羊、养殖的鲟鱼等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合作社2023年、2024年连续2年销售收入均超过300余万元,年经济效益突破了60万元,带动附近村民就业15人,多座坑塘水系相连,水体自净能力大幅度提升,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状态。

来源:山东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