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有一种凡人善举让人感动,总有一副侠义心肠让人热泪盈眶。10月6日,正值中秋佳节,一趟由南京南开往汉口的列车上,十堰市医生王强听到紧急求助广播后,穿越14节车厢、往返两趟,对一名突发胸痛患者展开救治,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列车抵达最近站点。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王
本网评论员 宁云平
总有一种凡人善举让人感动,总有一副侠义心肠让人热泪盈眶。10月6日,正值中秋佳节,一趟由南京南开往汉口的列车上,十堰市医生王强听到紧急求助广播后,穿越14节车厢、往返两趟,对一名突发胸痛患者展开救治,并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列车抵达最近站点。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王强在紧急医疗场景中的专业素养,更凸显了医者无论身处何地都愿意为生命奔赴的职业本能。
小城有大爱,平凡亦闪光。中秋佳节之际,当飞驰列车满载旅客、奔赴团圆之时,一则“乘客突发疾病,急需医生!”的紧急呼救广播打破宁静,唤起医生的正义使命和职业操守。作为医生,王强奋然起身、狂奔14节车厢驰援救助,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面对患者血压骤降、意识模糊的危急情况,凭借丰富临床经验判断病情,并与另外一位黄兴医生组成搭档、默契配合,开展有条不紊的紧急施救,这是对丰富专业素养的生动诠释;得知老人再次不适,立即折返,再次为老人检查身体,彰显出王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可以说,15分钟紧急处置,让七旬老人转危为安,王强所展现出的勇敢与仁爱,让平凡善举熠熠闪光,是医者坚韧、智慧、温暖的有力体现。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专业细致的紧急施救,是对“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也注脚着十堰人的热血心肠与大爱基因。在鄂西北的崇山峻岭间,十堰这座因车而兴的城市,始终涌动着医者仁心的热血。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三甲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到乡镇卫生院的急诊科,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逆行身影到日常诊疗中的默默坚守,十堰医务工作者总是用专业与勇气构建起守护生命的立体防线。他们甘于在奉献中坚守、于平凡处担当,在每一次救死扶伤中诠释着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将医务工作者的卓越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无论身处何地、人在何方,如王强一般,从“闻声而动”到“全程陪护”,十堰医者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职业精神是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也是守护医者尊严与信仰的情感共鸣。
侠义之城有大爱,武当精神映初心。事实上,当把时间的镜头再拉长一些,诸如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事迹和案例在十堰早已屡见不鲜,根源深深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与现代文明的滋养。从文化基因来看,十堰地处楚文化核心区,文化底蕴深厚、道德观念强烈,王强的一句“救人是本职工作”,既延续了“楚人崇武尚义”的千年文脉,更在新时代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就精神赓续而言,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十堰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见义勇为时“舍己为人”的抉择形成了价值共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也重塑起十堰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真正的文明进步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各美其美”的共生智慧。
汉江涌热血,车城见丹心。一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从来不是因为筑起了多少高楼大厦,更不是因为年均GDP增幅的高与低,而是因为这片土地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生态,在不断滋养人、孕育人,成为整座城市的精神底色。王强列车救援的故事,正是这种精神的代际延续,也并将激励更多十堰“平凡英雄”以仁爱心肠、善行义举奋勇接力,勾勒出大爱仁心与时代精神的生动群像,为十堰的文明进步、长足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来源:魅力十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