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跑网约车7天,进账3400元:累并快乐着我的移动“西安客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09:22 1

摘要:手机“叮咚”一声,最后一笔流水到账,3400元。看着这个数字,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驾驶座上,感觉整个后背都僵了。国庆8天长假,我跑了7天,除了中秋节那天陪家人吃了顿饭,其余时间,我的这辆网约车,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旋转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作者:西安老杨

#国庆我在岗# #西安身边事# #网约车司机#

手机“叮咚”一声,最后一笔流水到账,3400元。看着这个数字,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驾驶座上,感觉整个后背都僵了。国庆8天长假,我跑了7天,除了中秋节那天陪家人吃了顿饭,其余时间,我的这辆网约车,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旋转在西安的大街小巷。

很多人问我,老杨,国庆那么堵,人那么多,图啥?不就多挣俩钱吗?

钱,当然是图一部分。但对我来说,这3400元背后,装着的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我的车,不大,也就十来个平方,但这七天,它成了我的“移动西安客厅”,迎来送往,讲述着这座古都的烟火与豪情。

一碗泡馍的“喜悦”与一首秦歌的“快乐”

跑网约车,最忌讳的是沉闷。我偏不,我乐意跟乘客聊天,尤其是外地来的游客。他们带着对西安的憧憬和好奇坐上我的车,我就是他们接触这座城市的第一个“活字典”。

“师傅,来西安第一顿吃啥好?”

“那必须得是羊肉泡馍啊!”我立马来了精神,“您可别去那种游客扎堆的店,我给您推荐个地方,昆明路老黄家,本地人排队的那个,汤浓肉烂,馍要自己掰,掰得黄豆大小才入味。那感觉,绝了!”

看着乘客们从一脸茫然到两眼放光,拿出手机记下店名,我心里那叫一个“喜”。这不仅仅是推荐了一家店,这是在分享我们西安人刻在骨子里的生活哲学——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馍,能抚平旅途所有的疲惫。

还有一次,拉了几个从山东来的壮小伙,一路上都挺沉默。我放着舒缓的音乐,感觉不对味,就切了一首我循环播放的《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那高亢、苍凉又带着一股子倔强劲儿的秦腔调子一出来,车厢里瞬间安静了。

“师傅,这啥歌?真带劲!”一个小伙子忍不住问。

“咱陕西的秦歌!”我顿时来了自豪感,“听着是不是感觉心里有股火?这就是咱西北人的性格,直爽、豪迈!”

一路上,我从秦歌聊到秦腔,从黄土高坡聊到八百里秦川。下车时,那个小伙子拍着我的肩膀说:“师傅,您这车开得值!没来西安前,觉得这里就是些古墓。听您一聊,我感觉这地底下都埋着故事,这空气里都飘着豪情!”

那一刻的快乐,比收到一个五星好评还满足。我这不只是个司机,我还是个民间文化推广大使。

“谢谢师傅,您救了我!”——被需要的成就感

国庆期间,最紧张也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接送赶飞机、赶高铁的乘客。

10月5号下午,我接了一个去北客站的单。定位显示,乘客还在一个商场里,电话打过去,是个焦急的女声:“师傅,我马上出来,您能等我两分钟吗?我车快到了!”

“姑娘你别急,慢慢来,安全第一,我就在商场门口等你。”我嘴上安慰她,眼睛却死死盯着导航,通往北客站的几条路,已经全线飘红。

她气喘吁吁地上了车,一看时间,离发车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了。“师傅,完了完了,肯定要赶不上了……”她急得快哭了。

“坐稳了!相信我!”我深吸一口气,脑中迅速规划出一条最优路线,避开最堵的几个节点,甚至还走了一段平时很少走的小路。一路上,我一边稳稳地操控着方向盘,见缝插针,一边不断安抚她:“别看导航上的预计时间,那玩意儿吓唬人的。我开了十年车,心里有数,肯定能让你赶上。”

最后,在发车前15分钟,我把车稳稳地停在了进站口。女孩拉开车门,回头冲我鞠了一躬:“师傅,太谢谢您了!您真是我的救星!”

看着她飞奔而去的背影,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心里全是汗,但心里却暖洋洋的。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后来,我收到了她给的好评,很长的一段话,最后一句是:“西安的司机师傅,给了我最温暖的西安印象。”

堵在去华清池的路上,一场意外的“沟通课”

当然,跑网约车也不是全是诗和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堵车。

去华清池的路,在国庆期间,堪称“史诗级”拥堵。有一次,我拉了一家三口,车在秦唐大道上彻底不动了,导航显示前方还有5公里,预计通行时间:30分钟。

后排的孩子开始不耐烦地哭闹,夫妻俩的脸上也写满了烦躁。

“师傅,这得堵到什么时候啊?我们下午的飞机……”男乘客语气里带着一丝责备。

换做以前,我可能只会干巴巴地说:“没办法,国庆都这样。”但那天,我灵机一动,打开了话匣子。

“ 哥,嫂子,别急。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可不简单。您往左边看,远处那个山头,那就是骊山。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倾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儿。咱们现在堵着的地方,几千年前,说不定秦始皇出巡的车队也从这儿走过呢!”

我指着窗外,从骊山传说讲到华清池的杨贵妃,再讲到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原本枯燥的等待,变成了一场移动的历史小课堂。孩子的哭闹停了,好奇地听着故事;夫妻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还时不时地问我几个问题。

半小时后,车流开始缓缓移动。男乘客递给我一瓶水,笑着说:“师傅,听您这么一说,这堵车都堵得值了!感觉还没到景区,就已经开始旅游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沟通是化解一切焦虑的良药。作为一名司机,我们不仅要会开车,更要会“说话”,能把旅途的“堵点”,变成体验的“亮点”。

七天,3400元。平均下来一天不到500块,如果算上车辆损耗、油费和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精力投入,这其实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但我的收获,远不止于此。我收获了分享美食的喜悦,推广文化的快乐,收获了乘客的信任和感谢,更收获了在平凡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市增添一抹温度的成就感。

我的车,将继续行驶在西安的经纬线上。它或许很普通,但它承载着故事,传递着热情。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我与这座伟大城市最深情的对话。

我 是老杨,一个普通的网约车司机,一个热爱生活的头条创作者。我的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网约车趣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