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每天说话、唱歌,声音嘶哑的情况总算难以避免,该如何才能避开错误用嗓的坑,守护自己的“金嗓子”。
科学避坑
让“金嗓子”告别突然声嘶
护嗓全攻略
(一)
我们每天说话、唱歌,声音嘶哑的情况总算难以避免,该如何才能避开错误用嗓的坑,守护自己的“金嗓子”。
01 先懂发声:
3步解锁声音的“诞生密码”
声音并非喉咙“单打独斗”,而是呼吸道、声带与共鸣腔的协同成果,核心分3步:
1. 动力启动:发声时肺部收缩,气流如“天然引擎”般沿气管、喉腔向上奔涌,为声音输出提供初始动力。
2. 原始音生成:气流抵达喉部,冲击声带引发振动——正常发声时,声带每秒闭合、打开数十至数百次,气流穿过缝隙的瞬间,便形成了最基础的原始声音。
图一(正常声带展开图)
图二(正常声带闭合图)
3. 音色塑形:原始声音进入咽腔、鼻腔、口腔等“共鸣工坊”,经放大、调谐后,最终变成我们听到的、有辨识度的音色与音量。
02 警惕!
错误用嗓易踩的3个“嗓音雷区”
- 声带炎症(喉炎):教师、主播、销售等高频用嗓人群,若长期大声说话、喊叫,或频繁清嗓子,会让声带持续摩擦、充血肿胀,诱发急性或慢性喉炎。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费力,严重时还会伴随喉部灼痛。
图三、图四(双声带充血图)
- 声带小结/息肉:长期飙高音、“挤着嗓子”说话等错误方式,会让声带局部反复受损,逐渐长出白色“小疙瘩”(小结)或半透明“小水泡”(息肉)。二者都会导致持续性声嘶,即便休息也难缓解,需及时就医干预。
图五(声带小结图)
图六(声带息肉图)
- 声带水肿/闭合不全:熬夜、吸烟、接触粉尘,或用嗓后不及时休息,会使声带黏膜水肿、弹性减退。此时声带闭合会出现缝隙,气流漏出,说话时便会声音微弱、沙哑,甚至有明显“漏气感”。
图七(双声带肥厚图)
图八(双声带闭合不全图)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嗓音的发声原理和相关疾病,下期将带您了解护嗓小妙招。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每周二、四下午开展嗓音训练,带您一起科学护嗓,为您的声音保驾护航!
供稿:白云医院耳鼻喉科
编辑:陈雯霏
核稿:白云医院耳鼻喉科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来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