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在校吃不好,家长举报! 吃胖了,也举报!这位老师很生气: 孩子吃饭,是家长的事;学校管午餐是帮家长的忙! 老师管理学生午餐,吃饭得自己掏钱,牺牲自己时间,学生吃胖了,是奶奶的责任,怎么家长这么轻易将责任归咎到老师头上呢?
今天刷到一位老师的吐槽,说家长动辄举报,弄得自己哭笑不得。
一个家长嫌孩子过胖,举报班主任午餐给吃得太多,后来老师每中午看着孩子吃,多吃素少吃荤,坚持一个月,可孩子依然没瘦下来,家长继续举报。
老师也糊涂了,于是建议家长观察一下孩子的晚饭情况,原来孩子的奶奶晚饭安排的丰盛,又怕孙子没有吃饱逼着吃!这哪能瘦下来?
孩子在校吃不好,家长举报! 吃胖了,也举报!这位老师很生气: 孩子吃饭,是家长的事;学校管午餐是帮家长的忙! 老师管理学生午餐,吃饭得自己掏钱,牺牲自己时间,学生吃胖了,是奶奶的责任,怎么家长这么轻易将责任归咎到老师头上呢?
这还只是干扰老师,牵扯老师的精力,还有更奇葩的,家长干涉学校的管理。
学校以往为了家长能迅速找到自家孩子,她们学校是学生按照班级站队,值日生举着班牌,老师护送出校门。家长站在校外班级指定的区域,路队通过,家长能很快发现自家孩子,迅速领走。
多好的安排,被一个家长的举报给毁了。
那天下着毛毛雨,不能马上打湿衣服的那种雨,各班按照惯例,排队出校门,好不容易放学完,校长松口气准备回家,突然接到教育局电话 。
原来,有家长心疼孩子,当场打电话举报学校不知变通,下雨还要孩子排队。教育局通报了家长举报诉求后,要求学校整改。
第二天,继续下雨,不过比头一天更大一些,校长记起头一天的举报,在广播室通知各班不要站队。好嘛,学生和家长乱成一团,好不容易学生都出了校门,校长又接到教育局电话,告诉校长,这次又是家长举报,说这么多学生一起出来,太拥挤,他都找不着自己的孩子了!要求学校下雨天要站队放学,教育局再次要求学校整改!
校长急眼了,说:领导,你告诉我,明天如果继续下雨,学生到底是站路队还是不站?电话那头哈哈大笑,说我只是告诉你今天又有家长举报,至于站不站路队,你看着办!
你说学校怎么看着办?
济南育英中学那位妈妈,说老师虐待了自己孩子10天,济南联合调查组调查,还了老师清白,也就是说,这位妈妈是诬告!多数网友非常气愤,强烈要求追责这名家长,也没有看到有关部门追责诬告的家长!举报几乎是零成本的,这就是家长愿意举报老师的原因,错了也不担责。
教育系统现在像极了被差评绑架的外卖平台,总想让每一个家长满意,结果委屈了老师和学校,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半月谈等媒体2024年曾报道,西南某基层局,当年8个月共收到128条涉及教师的举报,仅7起基本属实,也就是九成半不属实。没有任何一名家长为不实举报担责。这种畸形的生态催生出教师群体的防御心理——批作业不敢打叉只能画波浪线,体育课把跑步改成散步,连批评学生都要先背诵三遍"老师是为你好",或者干脆躺平。
破解这个死循环或许需要三方觉醒:家长要明白学校不是24小时售后服务中心,老师也不可能成为育儿机器人,不要将自己的责任推到教师身上;教育部门应该建立恶意举报黑名单,不说像民航系统对待“机闹”那样,起码可以自动屏蔽吧?而法律更需要给教师撑腰,把《教师法》里“侮辱诽谤教师应追责”的条款真正从纸上请到现实里。毕竟,如果老师每天进教室前都要再三提醒自己不要被举报,损失的不只是老师的尊严,学校的秩序,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那个允许犯错、包容试错的成长空间。
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减少家长恶意举报?欢迎留言,你的建议明天或许成为教育局的改进措施。
来源:鄂东教育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