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搜索梦到底还打不打?名单公布前72小时,她的手机被教练组打爆。
正在搜索梦到底还打不打?名单公布前72小时,她的手机被教练组打爆。
10月7日凌晨,四川女篮基地灯还亮着。
李梦刚投完最后一组三分,球馆保安说,她每天加练到零点以后,命中率表上写着42%。
这个数字比她在WNBA最后一个赛季还高。
宫鲁鸣在上周采访里放话:谁状态好谁上。
短短七个字,把30岁老将逼到悬崖边。
李梦知道,再错过这次世预赛,洛杉矶奥运就真的只能看电视了。
杨舒予那边更拼。
广东女篮体能师晒出她的冲刺数据:30米跑3秒98,比亚洲杯时又快了0.2秒。
教练组直接给她加了新任务——场均出手权增加5次。
小姑娘一句话没说,第二天提前一小时到球馆练折返跑。
王思雨看上去最轻松。
她在社交媒体晒了新发型,评论区一片尖叫。
少有人知道,她白天刚去北体大听完教练员培训班,笔记本写了满满18页。
她说,如果这次落选,就准备边打边学,为转型铺路。
三个人的命运其实绑在一起。
女篮世界杯成绩决定亚洲排名,排名决定奥运门票。
宫鲁鸣手里只有12张机票,想带老将,又怕跑不动;想练新人,又怕输球。
两难之下,他把考察期延长到名单公布前最后一天。
内部人士透露,教练组每晚十点准时开视频会,议题只有一个:李梦值不值得占一个名额。
支持方拿出数据:她上赛季WCBA场均18分,国内球员第一。
反对方抛出担忧:她离开国家队太久,体系还能不能融进去。
李梦自己没空争辩。
她每天投三百个三分,再跑十组全场冲刺,结束后冰敷膝盖,边冰边刷战术板。
队友说她话少了,她回一句:先把球投进,再说话。
杨舒予的战术地位悄悄上升。
最新热身赛,她打了32分钟,全队最高。
更关键的是,她能在二号位和三号位摇摆,等于帮教练组省一个名额。
这种多面手属性,在12人名单里比纯得分手更吃香。
王思雨的角色也在变。
宫鲁鸣让她尝试组织前锋,要求篮板、推进、三分一把抓。
训练场上,她一次次扑倒在地抢球,膝盖旧伤渗出血丝,队医劝停,她摆摆手:再试一次。
名单公布倒计时48小时,三条线同时推进。
李梦加练罚球,杨舒予加练对抗,王思雨加练挡拆后分球。
她们都清楚,这一次竞争没有亚军,只有留下或者回家。
焦虑感在夜里放大。
李梦睡前把闹钟设在5点30,可4点50就醒了。
她刷到一条球迷留言:再不带李梦,我就转去看日本女篮。
她截图发给闺蜜,配了三个字:别催了。
杨舒予更直接。
她把手机屏保换成奥运金牌照片,每解锁一次就看一眼。
她说,这不是鸡汤,是闹钟,提醒自己再跑快一点。
王思雨把压力写进日记:如果落选,也要笑着帮队友拎包,因为篮球不会亏待努力的人。
第二天训练,她照样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倒计时最后一天,宫鲁鸣通知全员封闭训练,手机统一上交。
李梦关机前发了条微博:结果交给时间,过程留给自己。
评论区瞬间爆炸,点赞半小时破十万。
晚上十点,名单签字。
工作人员只透露一句:老将不少,新人也有。
至于是谁,等官宣。
李梦、杨舒予、王思雨并排走出球馆,夜风有点凉,她们几乎同时拉上衣领,像约好一样。
再不做最后一搏,你就真成了观众。明天就用这三句话:我能投,我能防,我能扛。
来源:勇敢的橙子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