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排哥存款一千万:房子四五套,亲戚回应,挑战网友来多少都不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3 00:10 1

摘要:景德镇文旅局节后甩出的数据冷冰冰:鸡排哥摊位日均三千人次,顺手把陶瓷博物馆的客流抬了240%,直接把千年瓷都干成了“非传统旅游城市热度榜”第七。

“鸡排哥”这三个字,国庆七天被喊了不下十万次。

昌江便民服务点的小喇叭从早到晚没停过,排队的人龙拐了三个弯,手机镜头比油锅还热。

有人边啃边嘟囔:“不就一块鸡排嘛,至于吗?

”——还真至于。

景德镇文旅局节后甩出的数据冷冰冰:鸡排哥摊位日均三千人次,顺手把陶瓷博物馆的客流抬了240%,直接把千年瓷都干成了“非传统旅游城市热度榜”第七。

一块鸡排,把千年瓷碗顶上了流量C位,听着像段子,却是真的。

热闹背后,李俊永本人比油锅还清醒。10月5号,肯德基景德镇门店挂出“瓷都风味鸡排”,海报上没写“联名”,却人人都懂——这是大厂在给他递梯子。

同一天,他去工商局注册了“俊永餐饮工作室”,公章还没凉,就对外放话:网红孵化机构一律婉拒。

街坊听了一愣:别人挤破头想被“招安”,他倒好,把财神往外推。

可细想就明白,他一个下岗工人,在街头炸串八年,见过太多“昙花”——重庆“火锅西施”扩张仨月就翻车,成都“蛋烘糕大爷”被同行挤兑得差点收摊。

他怕的不是火,是火太快把自己烧成灰。

于是鸡排哥把“慢”写进了家训:限购从五份砍到两份,亲戚九人轮班,谁手快多卖一份就得请全家族喝凉茶。

油锅前贴了一张A4纸:不合影、不签名、不直播,买完请往前走。

有人骂他“拽”,他咧嘴一笑:“我不是明星,我是炸串的,锅铲握稳比粉丝值钱。

”这话被江西省人社厅听见了,直接把他写进“赣鄱工匠”培育计划,当“新业态就业典范”——官方盖章的“炸串工匠”,听着滑稽,却给所有路边摊提了个醒:小买卖也能炸出金边。

更魔幻的是妹妹李雯。

原本在陶瓷大学门口卖手链,国庆后收到聘书,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创业导师”,月底要给00后讲“街头餐饮情绪价值”。

学生笑她“学历不够”,她回一句:“我哥靠一块鸡排把景区客流干翻倍,你们先试试。

”没人再笑。

同程旅行刚出的报告啪啪打脸:00后出游,52%的钱花在“情绪价值”——好吃不如好玩,好玩不如被懂。

鸡排哥出餐前先问客人“辣度还是心情”,一句话把锅铲变成社交货币,比任何营销课都管用。

当然,冷水也来得及时。

央视财经10月9日点名提醒:全国素人网红平均热度23天,配套服务跟不上,塌房比油锅溅油还快。

景德镇文旅局没敢睡,连夜把食品安全快检车开到摊位旁,每天三次采样;昌江区街道正在招人,准备给鸡排哥隔壁搭“陶瓷文创档口”,让排队的人除了刷手机还能捏瓷泥,把等待时间变成体验时间。

专家支招:想续命,得把“在地性”做深——鸡排包装印青花、油纸袋写“瓷都方言”、吃完送迷你瓷盘,让流量长出根。

李俊永听没听进去?

反正10月8号晚上,他收摊后没回家,拎着两包鸡排去了御窑厂,蹲在千年龙窑遗址边啃边发呆。

有人偷拍发抖音,配文“鸡排哥思考人生”,点赞二十万。

第二天他照常五点起床腌肉,像什么都没发生。

评论区一句话被顶到最高:他不是在思考人生,他是在让人生慢下来,等等那口油锅。

说到底,看客们追的不是鸡排,是看见自己——下岗能翻身,小摊能封神,认真炸串就能被城市温柔以待。

景德镇用一块鸡排告诉全国:流量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城市肯弯腰给路边摊递一张正规经营许可证,肯把快检车、孵化器、方言文创一并配齐,素人就能长成梧桐,连风都带花香。

至于鸡排哥能火多久,答案或许简单:只要明天还有人排队时愿意抬头看看瓷都的天空,他就继续翻锅;哪天没人看了,他也能把招牌一收,说一句“回家吃饭”,不丢人。

毕竟,火是偶然,炸是本分,日子还得慢慢过。

来源:清新生活家V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