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格检查示:心率250次/分,血压93/67 mmHg。其余检查无特殊。行心电图检查,如图1A所示。给予患者胺碘酮300mg静脉推注。推注后立即于监护仪上观察到新出现的心电图改变,复查12导联心电图如图1B所示。
病例概述
患者,男性,44岁,因心悸及呼吸困难2小时来院就诊。其病史显示,此次发病前无显著疾病,且未服用任何药物。
体格检查示:心率250次/分,血压93/67 mmHg。其余检查无特殊。行心电图检查,如图1A所示。给予患者胺碘酮300mg静脉推注。推注后立即于监护仪上观察到新出现的心电图改变,复查12导联心电图如图1B所示。
图1 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
问题:
根据心电图及患者病史,您认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后续如何处理?
心电图解析
图A心电图显示规律的宽QRS波心动过速(WCT),心率约250次/分。该心动过速呈室内传导阻滞模式,QRS波宽度120ms,疑诊室性心动过速(VT)。值得注意的是,此份心电图上的几个特征似乎均指向VT诊断:在规律的WCT中,电向右偏且上偏(西北向),I导联和aVF导联QRS波负向,以及aVR导联初始R波正向,强烈提示VT;V1导联可见单向R波,也提示VT;此外,I导联和aVL导联QRS波终末切迹也支持VT。然而,V3至V6导联R波顶峰至S波波谷的时限小于40ms,这一特征更支持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而非VT。尽管如此,鉴于心电图表现总体上更倾向于VT,给予患者胺碘酮静脉推注。推注后获取的心电图(图B)显示心率为146次/分,未见明显P波,QRS波变窄,同时V1导联呈QS波,符合2:1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扑动表现。因此,图A心电图实际为房扑伴1:1传导及室内差异性传导。
患者接受胺碘酮静脉滴注后不久即恢复窦性心律。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无异常,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及灌注正常。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典型心房扑动。后患者成功接受腔静脉三尖瓣峡部消融术,随访期间未再出现心动过速发作。
病例讨论
本例中,鉴于心电图呈现的上述特征,现有算法提示为VT,患者也据此进行了诊断和治疗。迄今为止,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VT与SVT的鉴别,主要依赖于几种基于房室同步性、心室传导特性和激动模式的算法。区分VT和SVT的多项特征是基于心动周期起始和终末部分传导特性的比较。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鉴别可能尤为困难。例如,当患者正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存在电解质紊乱或心肌瘢痕的情况下,上述原则可能并不可靠。此外,现有算法在鉴别VT和预激性心动过速方面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在这些复杂情况下,房室分离的存在具有一定价值,因其对VT具有特异性。已有建议采用新的标准来鉴别VT和预激性SVT。另外,如本例所示,也可能观察到一些细微的发现(如短R波至S波最低点间期),提供特异性线索。最后,若能得到患者的窦性心律心电图,也将有所帮助。因此,对于部分WCT患者,体表心电图可能不够充分以或过于模糊,无法准确地区分VT与SVT,此时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
本例中,患者初始诊断为VT,但在胺碘酮静脉推注后随即偶然地出现了明显的心房扑动波和2:1传导模式,这有助于提高对心房扑动伴1:1传导这一诊断的怀疑。
由于房室结的限制性传导特性,心房扑动(在常见心房率下)通常表现为2:1或3:1房室传导。心房扑动伴1:1传导较为罕见。此现象多常见于老年男性和心脏结构正常的患者。有报道显示,服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在较慢心房率下也可出现1:1传导。此外,已知能增强房室传导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运动),也可能促成1:1传导。在存在旁路传导的情况下,因绕过房室结,也可能观察到1:1传导。此外,亦有报道在无上述因素的情况下出现自发性1:1传导的心房扑动。本例患者通过电生理检查排除了旁路,实验室指标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因此,该患者很可能发生了自发性1:1传导。
因此,图A心电图表现为一种SVT伴差异性传导的类型。值得关注的是,本例患者的差异性传导似乎同时累及右束支和左前分支。既往有报道提及表现为双分支传导阻滞形式的差异性传导病例,这也是本例鉴别诊断中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由此可见,多重因素协同作用,共同导致了这一罕见情况的出现。
核心要点
1:1传导的心房扑动较为罕见,通常发生于服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运动情况下,也可能为自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若伴有极快心室率(如1:1传导的心房扑动),可能在传导系统的两个部分产生差异性传导,其心电图表现于室性心动过速(VT)高度相似。
鉴别VT与SVT的算法在某些情况下准确性可能下降,如心率过快的SVT、电解质紊乱或心肌瘢痕形成。
对于少数宽QRS波心动过速(WCT)病例,体表心电图作为诊断工具可能无法得出明确诊断,此时需行有创性电生理检查。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思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