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叶铭,女,彝族,199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1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金沙派出所社区民警、昆明市公安局警务实战及思政兼职教官,《警警有条》脱口秀“米线警官”,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云南省优秀大学生、昆明公安新青年、市公安局
叶铭,女,彝族,199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201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金沙派出所社区民警、昆明市公安局警务实战及思政兼职教官,《警警有条》脱口秀“米线警官”,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云南省优秀大学生、昆明公安新青年、市公安局优秀女民警、市公安局教育训练先进个人等荣誉。今年9月底,被评为2025年第一批“昆明好人”。
“米线警官”的多线程职责
“警情没有大和小之分”。因帮助群众找到小狗,叶铭收获了人生的第一面锦旗,她渐渐明白,公安没有平凡岗位,她不断地将身边的领导、同事当作学习的“活教材”,迅速搭建起“智囊团”。
她也曾经历过阵痛:书本知识在千头万绪的基层警务工作面前显得单薄。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成了“老民警”的“小跟班”,案件办理、指挥调度、社区警务……每个岗位都留下她勤学苦练的身影。
“女子服毒后将两把菜刀架在她自己的脖子上,情绪激动……”做社区民警不久的叶铭遇到了一起自杀求助警情,爱钻研警务实战课程的她在赶到现场的路途中就已设想了数个处置方案。
为争取抢救时间,她一边上前安抚女子情绪,分散其注意力;另一边迅速向战友发送信号,夺刀救人;可刀被成功夺下后,女子却不愿就医,叶铭悉心开导,与同事火速送医救治,待女子放弃自杀的想法后,才安心地离开。
多年来,每一份严谨的笔录、每一次精准的布控、每一场耐心的调解,都是叶铭蜕变为业务骨干的印记。如今,服务群众,她是交口称赞的“小叶姐姐”;普法宣讲,她是“燃”得“飞起”的“米线警官”;参观调研,她是娓娓道来的“金牌解说”;演出竞赛,她是公安队伍的“文艺警花”。
“米线警官”的零失误态度
“耐心听、认真想、多观察、勤讨教、踏实做。”在总结自己警情处置“零失误”的经验时,叶铭想到了这15个字。
今年4月,值班中的叶铭发现群众神色不对,交谈中了解到其手机被远程控制,她立即警觉:这极可能是投资理财电信网络诈骗。手机无法关闭,群众后悔地表示:“来不及了。”
但叶铭并没有放弃,她一边和同事拔出群众手机卡,一边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止付,最终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通过不断学习反诈宣传知识、开展反诈预警,她将实战经验淬炼成“金沙资金预警劝阻11345技战法”,从线下普法脱口秀到线上滴灌式直播、短视频,她让法律知识“活”起来,精准“拦截”群众被骗的血汗钱近60万元。
“米线警官”的“生命集邮册”
据云南血液中心数据统计,叶铭无偿献血52次,她所捐献的全血和血小板共计20700毫升,是其自体血量的4.5倍,至少救助了104人,她还带动300余名青年参与普法及公益帮扶。
不少人因血小板采集时间长、要求高、可采地点少而放弃捐献。但大学时定期动员、组织师生到昆明市儿童医院为血液病患儿们提供志愿服务的经历让叶铭了解到血小板对于急重症患者的重要性,她便风雨无阻。
昆明市第十届公务员献血月活动上,她热情倡议:希望广大公务人员们为爱挽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献血证是她的“生命集邮册”,也是希望与爱的可持续循环。
当“米线警官”将“金沙故事”带上昆明公安《警警有条》脱口秀舞台,立刻收获掌声一片。她是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向往,是秘诀,也是她的初心。
全媒体记者:庞继光
编辑:冯颜
审核:段寅彬
终审:彭德光
来源:都市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