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这条乌克兰士兵的短视频,评论区里全是同款沉默:浮桥刚搭好就被ATACMS炸成碎木板,像极了我家楼下那条天天被城管掀摊的烧烤档,刚支棱起来就散架。
“冬天还没来,第聂伯河已经先结冰。
”——昨晚刷到这条乌克兰士兵的短视频,评论区里全是同款沉默:浮桥刚搭好就被ATACMS炸成碎木板,像极了我家楼下那条天天被城管掀摊的烧烤档,刚支棱起来就散架。
俄军这次学精了,把浮桥藏在芦苇荡里,白天沉水,晚上充气。
可惜星链2.0的终端比直播带货的弹幕还快,乌军炮兵连手机都没掏,坐标已经自动上传。
三分钟不到,海老师点名,弹药车直接变烟花。
前线哥们吐槽:现在运炮弹跟送外卖一样,超时就要给差评,还是带火化的那种。
更离谱的是“柳叶刀-3”,五公斤炸药全怼脸上。
昨天刚传回来的视频,一辆豹2A6炮管刚转一半,无人机直接钻进气格栅,瞬间变敞篷。
底下最高赞评论:“原来德国坦克也怕蚊子叮。
”笑完才反应过来,那辆豹2里可能坐着三个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
别尔江斯克港那边,乌军把弹簧刀-600当巡航导弹使。
八十公里外起飞,贴着黑海飞,雷达愣是没逮住。
指挥所被端那天,俄军电台里全是俄语脏话,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后勤那帮孙子 promised 的防空车在哪?
”——嗯,连毛子都开始用英文单词甩锅了。
最魔幻的是朝鲜炮弹。
包装箱上贴着中文标签,开箱视频里士兵一脸懵:152mm的弹体,引信却写着“Made in DPRK”。
试射第一发就炸膛,直接把老式D-20榴弹炮干成麻花。
乌军监听频道里,俄军教官用塑料普通话朝朝鲜技术员吼:“你们这QC比拼多多还离谱!
”对面唯唯诺诺,转头把箱子踢进泥里,假装无事发生。
冬天真的要来了。
北约的二十万套羽绒服刚运到利沃夫,乌军后勤官连夜在抖音开直播,背景是堆成山的防寒靴。
弹幕刷得飞快,有人问“能包邮到巴赫穆特吗?
”官哥苦笑:“亲,前线不包邮,得自己扛,扛不动就留给下一个步兵。
”说完把镜头对准窗外,零下五度,雨夹雪,刚到的靴子鞋底已经结冰,敲地当当响。
俄军那边更卷。
克里米亚铁路线昼夜跑,平板车塞满T-90M,车头插着红旗,像春运拉民工。
梅利托波尔车站的搬运工说,现在卸坦克跟卸西瓜一样,一人站一边,口号从“一二三”改成“为了总统”,喊完一起掀。
掀完发现少俩负重轮,也没人敢问,反正前线不缺履带,缺的是会修履带的人。
阿夫迪夫卡的焦炭厂成了新版《地狱地图》。
每天两百条命往里填,俄军囚犯兵排成一排,每人发五颗手雷,标语写着“冲锋减刑,后退当场”。
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在电报群里发照片:雪地里一排排灰色尸体,像被谁随手撒的烟头。
底下回复只有一句——“别发高清,我妈也在这个群。
”
接下来三个月,看点只剩两个:一是恰索夫亚尔的高地,谁拿下谁就能炮击对方整条补给线;二是赫尔松的浮桥到底能活几晚。
至于和谈?
前线士兵翻白眼:“等我们把温压弹烧完,雪也化了,到时候再谈怎么分泥巴。
”
关掉手机前,刷到一条新动态:乌军第47旅的哥们在前线烤火,钢盔里煮方便面,配文“如果明天桥头堡建成,我就给全班加蛋。
”定位显示韦尔博韦,雷区密度每公里四百颗。
评论区齐刷一句话——“哥,蛋别省,万一明天浮桥又炸了呢?
”
嗯,这就是此刻的俄乌:一边是导弹点名,一边是头盔煮面;一边忙着给世界表演“我快赢了”,一边偷偷在雪地里写遗书。
谁也没提和平,因为都知道,冬天才是这里真正的敌人。
来源:单纯钢笔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