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北京大满贯女单赛场上,王曼昱以4:2逆转战胜孙颖莎,又一次捧起了冠军奖杯,成为此站赢家之一。
这次北京大满贯女单赛场上,王曼昱以4:2逆转战胜孙颖莎,又一次捧起了冠军奖杯,成为此站赢家之一。
而在这场胜利背后,一个相对陌生的面孔引发了关注。
他就是王曼昱的新任场外教练任浩。
虽然任浩年纪不大,是一名90后,可因为他的外表形象,还是不免引起网友诸多吐槽。
不过,长相真的重要吗?
夺冠的喜悦还没散去,大家的目光就转移了,从王曼昱转向场边的新面孔任浩身上。
很多人难掩心中的好奇,此人究竟是谁?为何鲜少人听过他?
其实,在专业圈里,任浩并不是“凭空出现”。
95年出生在河南的任浩,曾是国家队运动员,与樊振东、梁靖崑、林高远等人算是队友,在国内外一些赛事上,几人也交手过。
他也是国乒新星,主力队员王楚钦陪练牛冠凯的表哥,两人曾在赛场上交锋过,最后还是表弟牛冠凯略胜一筹。
任浩也曾荣获“运动健将”的称号。
只是,他并不像表弟他们一样,任浩因一些原因很早就退役了,具体时间应该是在2022年之后。
任浩和表弟
结束运动生涯后,任浩也选择走上教练这条路。
两年前,他通过正规的竞聘流程,成功斩获国青队教练员这一职位。
今年,中国乒协开展了一轮人员抽调工作,凭借自身能力与素养,任浩再度“脱颖而出”,被选入一队,担任临时助教一职。
任浩指导钱一天
也正是这样,他得以与王曼昱合作,他的出现也填补了王曼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稳定场外指导的缺憾。
换句话说,任浩不是空降的“路人”,而是在国乒体系里一步步走到台前的。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国乒队从来不缺有潜力的教练,只是我们平时看比赛,关注的焦点都在球员身上,幕后的故事没那么容易被看见。
果然,国乒能长期葆有蓬勃活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让人意外的是,即便是任浩助力王曼昱夺冠,还是遭到了吐槽,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长相。
可外表真的重要吗?
这种以貌取人,说白了就是人类的刻板印象“作祟”。
年仅30岁任浩为何会显得“沧桑”?
许昕在直播里指出,“任浩脑门都反光了,说明他操心”。
前球员侯英超也透露,任浩本身喜爱看书,热衷思考。
而他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在高水平竞技里特别重要,它能在关键时刻为球员提供稳定且清晰的战术阅读。
就拿10月5号中国大满贯女单最后一场决赛举例,王曼昱对手是孙颖莎,这名字对王曼昱来说压力不小,毕竟此前多次交手,她输了好几次。
本来大家以为她又要败了,谁能想到,这回王曼昱在中局和胶着阶段,突然采用反手发球。
你可能不知道,反手发球在顶尖女单比赛里并不是常规操作,特别是在决赛这般重要舞台运用,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节奏的大胆冒险。
可也正是这一妙招,扰乱了孙颖莎接发球的节奏,令她在预判时稍有偏差,如此一来,她便难以在瞬息之间掌控全场。
几分下来,从场面到气势,王曼昱明显占了上风。
而这一套改变比赛走势的战术,便是任浩深思熟虑后的杰作,它将教练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短短几天,任浩也经历了戏剧性反转,此前网络上对他一片“群嘲”,然而,赛事结束后,网友们却纷纷感慨“这教练有点东西”。
任浩的经历也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当年的刘国梁。
他刚执教鞭时,也是被质疑年轻,不被人看好,最后用实际成绩让所有声音“闭嘴”。
刘国梁和任浩两个例子证明了,中国乒乓球的强盛,不只是因为有“大神”级的球员,更因为在教练序列里,不断有年轻人“往上走”,把新鲜思路和实用策略带进赛场。
我们的国乒能“长盛不衰”,这种人才流动和成长的机制也是关键因素。
没有这样的基础,任何一个项目想达到长期“统治力”都是难上加难。
在网络时代,一个人的外貌很容易被放大,甚至会成为人们认识一个人的第一“入口”。
然而,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不要被表面的观感“绑架”了判断力。
对于王曼昱来说,这个大满贯单打冠军是一个新开始。
而对于任浩而言,这个冠军也是他一个进入公众视野的起点。
未来他们还会在更大的舞台,面对更强的对手,战术会升级,默契会加深,压力也会更大。
但还是期待他与王曼昱继续给国乒带来惊喜。
最后也想说,那些体育工作者确实不易。
来源:幾許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