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四巨头谁是真龙头?3个硬指标戳破真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19:36 1

摘要:最近刷新闻的朋友,肯定能感觉到可控核聚变这赛道是真的热起来了!中国环流三号稳定运行突破“双亿度”,BEST装置提前启动总装,带着百亿资金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也正式挂牌——这个被叫做“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领域,终于从实验室走到了产业化的关键节点。而西部超导、永鼎股

最近刷新闻的朋友,肯定能感觉到可控核聚变这赛道是真的热起来了!中国环流三号稳定运行突破“双亿度”,BEST装置提前启动总装,带着百亿资金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也正式挂牌——这个被叫做“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领域,终于从实验室走到了产业化的关键节点。而西部超导、永鼎股份、安泰科技、中国核建这四家公司,都被市场盯着看作潜在龙头,到底谁能真正扛旗?其实不用看表面热闹,抓准三个硬指标就清楚了!

要判断谁是龙头,首先得搞明白这四家公司在核聚变产业链里的角色,它们看似都在一个赛道,实则发力的环节完全不同,各自的核心优势也得掰开了说。

先看西部超导,它是上游低温超导材料的绝对龙头。核聚变装置里的托卡马克,要靠超强磁场约束1.5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而超导线材就是产生磁场的“核心骨架”。西部超导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能批量生产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级铌锡超导线材的企业之一,直接打破了欧美垄断,ITER项目里35%的超导线材都由它供应。2025年它还中标了BEST项目,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订单更是排到了2026年,金额超3亿元,超导业务营收同比一下涨了65.75%。技术上更不用多说,它的线材临界电流密度能达到3000A/mm²,抗中子辐照性能也是国际领先水平,光这两项技术壁垒,短期内就很难被超越。

再看永鼎股份,它走的是高温超导路线,算是这个细分领域的“国产化先锋”。它的第二代YBCO高温超导带材,临界电流密度超过300A/mm²,成本却比国际同类产品低30%,性价比优势特别明显。2025年刚拿到中核1.2亿的CFETR磁体订单,还锁定了2025到2030年ITER的41亿元订单,中报净利润直接激增917.66%,业绩爆发力肉眼可见。更关键的是,它控股了上海超导,持股18.29%,能协同推进超导磁体技术迭代——国家的“洪荒70”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用的就是它独家供应的材料,技术实力可不是吹的。

然后是安泰科技,它专攻的是耐辐照结构材料,把钨基部件做到了“全球垄断”。核聚变装置里的偏滤器、包层第一壁,要直接承受高温等离子体的轰击,温度能到2000℃以上,普通材料根本扛不住,而钨是目前唯一能胜任的金属。安泰科技是全球唯一能批量供应ITER全钨复合偏滤器的企业,市占率超过80%,已经累计交付了数万件涉钨零部件。它的产品抗热震性能达到2000℃/秒,良率超98%,2024年还承接了中国环流三号的升级项目,订单金额3.8亿元,当年核聚变业务占比就提升到25%,净利润跟着增长了74%,实打实靠订单撑起了业绩。

最后是中国核建,它是核聚变工程领域的“国家队”。跟前面三家做核心部件的不一样,它负责的是整个装置的“落地建设”,从设计、施工到调试,全链条都能搞定。国内唯一具备聚变堆全生命周期工程经验的企业就是它,ITER主机安装、CFETR示范堆建设都是它主导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建造技术也被它牢牢掌握。现在它还在承担中国环流四号的工程验证平台,直接对接国家重大项目——随着BEST、CFETR这些装置进入建设高峰期,工程需求会持续释放,它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2025年核聚变工程业务营收已经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42%。

把四家公司的底子摸清楚后,到底谁是真龙头?其实不用纠结“谁第一谁第二”,而是要看三个硬指标:技术壁垒的“不可替代性”、订单落地的“确定性”、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这三个指标,才是判断龙头的核心逻辑。

第一个指标,技术壁垒的“不可替代性”。核聚变是高科技赛道,没独家技术根本站不住脚。西部超导的低温超导线材,全球就两家能做,国内独一份;永鼎股份的高温超导带材,打破了国外对第二代超导材料的垄断;安泰科技的钨基部件,全球市占率超80%,别人想替代都难;中国核建的工程技术,对接的是国家重大项目,有天然的资质壁垒。这四家在各自领域的技术都够硬,但要论“不可替代性”,西部超导和安泰科技更突出——毕竟核心材料是“卡脖子”环节,没有它们,装置连造都造不出来,而工程建设环节虽然重要,但后续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参与,竞争会相对激烈一些。

第二个指标,订单落地的“确定性”。技术再好,不能转化成订单都是“空谈”。西部超导的订单排到2026年,金额超3亿;永鼎股份锁定了ITER未来5年41亿订单;安泰科技2024年就拿了3.8亿升级订单;中国核建2025年工程营收突破50亿。从订单规模看,永鼎股份和中国核建更占优势,但从“订单质量”看,西部超导和安泰科技的订单更偏向“长期独家”,比如ITER的核心材料供应,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换;而工程订单可能会受项目进度影响,波动会大一点。不过不管怎么说,四家都有实打实的订单,这比那些只靠“概念炒作”的公司强太多了。

第三个指标,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投资看的是未来,业绩能不能持续涨才是关键。西部超导超导业务营收涨65.75%,永鼎股份净利润激增917.66%,安泰科技核聚变业务占比提至25%,中国核建工程营收涨42%——短期业绩都很亮眼,但长期看,得看赛道需求的释放节奏。核聚变产业从“实验”到“商用”还需要时间,核心材料的需求会随着装置建设逐步释放,比如CFETR预计2035年建成,未来10年都是材料需求的高峰期,所以西部超导、永鼎股份、安泰科技的业绩增长会更“稳”;而中国核建的业绩会跟工程进度强相关,项目集中时业绩会爆发,项目空窗期可能会回调,波动会相对大一点。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到底该关注哪家?”其实不用非要选“唯一龙头”,核聚变是万亿级赛道,足够容下多家企业成长——核心材料看西部超导、永鼎股份、安泰科技,工程建设看中国核建,它们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产业链协同”的伙伴。就像建房子,既需要钢筋水泥(材料),也需要建筑公司(工程),少了谁都不行。

而且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更该关注的是“赛道逻辑”,而不是“单个公司的短期涨跌”。可控核聚变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终极方向,国家现在砸重金支持,从实验室突破到产业化落地,每一步都是确定性的进展。现在四家公司都已经拿到了“入场券”,只要赛道持续向前,它们的价值早晚会被市场认可。

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这四家公司里,谁的技术最硬核?你更看好核心材料环节,还是工程建设环节?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我是夜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