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八月十六,再忙也要记得:1不扔,2不泡,3不吃,4不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7 19:12 1

摘要:老话常说:“敬神如神在,祭品福气在。” 《周礼》里白纸黑字写着:祭祀天地,祭完了那些贡品,那叫"福胙",是沾了神灵的福气和保佑的。怎么办呢?得分着吃!大家都得沾沾光,求个平安吉祥。

​“蟋蟀梧桐秋满庭,浮云散尽见疏星”,今日农历八月十六,老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如果今天天气好今晚可以去看看月亮,看看是否比昨天的月亮圆一点。

今天也是阳历10月7号,今明两天,估计有很多国庆期间出去玩的朋友安排返程了,高速公路预计又要堵得水泄不通了。

今日八月十六,再忙也要记得:1不扔,2不泡,3不吃,4不赶!

咱们昨天中秋节晚上摆出来拜月亮的那些贡品,如月饼、瓜果、菱角、芋头什么的。祭拜完了,可千万别图省事,随手就给扔了。

老话常说:“敬神如神在,祭品福气在。” 《周礼》里白纸黑字写着:祭祀天地,祭完了那些贡品,那叫"福胙",是沾了神灵的福气和保佑的。怎么办呢?得分着吃!大家都得沾沾光,求个平安吉祥。

月亮,是洁净、团圆、温柔的化身,尊称"月神"、"太阴星君"。中秋拜月,拜的是对老天的敬畏,是对阖家团圆的念想,更是盼着日子越过越美。所以,那供桌上被月光照过的糕点瓜果,在老人家看来,那都是沾了月华的福气,大家千万不要扔,分着吃,讨个好彩头。

若是随手丢弃,不仅是浪费了粮食,更是轻慢了这份祝福,甚至有些地方认为会“折福”。

今日八月十六,晚上泡一下脚,可以有助于睡眠。但是,晚上临睡前泡脚,水温可不能太高,别追求那种烫得皮肤通红的“爽快感”。

俗话说:“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泡脚确实很舒服,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帮助睡眠。据史料记载,泡脚养生之法古已有之,民间传承千年。清代著名的养生著作《老老恒言》中就明确指出:“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强调了每晚洗脚泡脚的重要性。

泡脚泡对了才管用,泡错了反而伤身。为什么特别强调八月十六左右不能泡过烫的水呢?因为此时节已过中秋,进入仲秋,这个时候还不是特别冷,如果用过烫的水泡脚,会导致身体大量出汗。古人认为“汗为心之液”,过度发汗会耗伤身体的能量,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所以啊,咱们泡脚,要讲究“温和”二字。水温以手放进去感觉温热舒适,大约40度左右为宜,时间控制在15到2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背上有一层薄汗即可,千万别泡到大汗淋漓。

现在是秋天了,咱要管住自己的嘴,再馋,这八月十六前后,也尽量别碰那冰棒、雪糕之类的寒凉之物了。

秋天吃生冷的东西,容易吃坏肚子。今日农历八月十六,明天八月十七就是寒露节气了,昼夜温差加大,早晚凉意明显,大自然中的寒冷之气开始加重,这个时候正需要温暖的食物来滋养和恢复。这时候如果再来一根冰棒下肚,那简直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应该多吃些温热、柔软的食物,比如热乎乎的粥、汤面,还有像梨,可以蒸熟吃,百合、银耳也不错。

今日八月十六,虽然午后的阳光还有些暖意,也让那冰柜里的诱惑离远点吧。喝一杯温热的茶水,吃几片应季的苹果、柿子,既解了馋,又养了生。身体的底子,就是靠这一点一滴的注意积累起来的。

这最后一桩,是说给出远门、特别是这两天要返程回家的乡亲们的。中秋团圆之后,很多人又要踏上归途,返回工作或生活的城市。这返程的路上啊,切记:莫“赶”。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话放在路上,更是金玉良言。八月十六、十七,是返程的高峰期。路上车流、人流密集,大家都归心似箭,容易心浮气躁。一着急,就可能开快车、抢时间,忽视了安全。

“平安是福”,这返程的路,是奔向新的工作和生活,同样需要一份平安来开启。所以,出发前一定要规划好时间,留出充足的余量。路上如果遇到堵车,也别焦躁,就当是看看沿途不一样的秋景,听听广播,和家人朋友通个电话报个平安。累了,就一定要到服务区休息,眯一会儿眼,活动活动筋骨再走。

尤其是咱们中老年朋友,如果是在儿女的车上,也要多提醒开车的孩子们“慢一点,不着急”。身体的疲劳、心里的急躁,都是行车安全的大敌。团圆的美好滋味还在心头,更要让这份美好延续,安全到家才是对家人最好的交代。记住老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回家的路不怕远,稳稳当当地走,才能顺顺利利地到达。

今日八月十六,记住这“1不扔、2不泡、3不吃、4不赶”的叮嘱,说起来都是日常小事,把这些小事做好了,这日子也就过得更加踏实、滋润了。

八月十六,秋意渐浓,愿大家把日子过得如同这秋日的天空一般,明朗、高远而又安稳。祝大家,秋安!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