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状态或者情绪不可能总是一种持续的亢奋状态。凡夫俗子,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都很正常,或许这才是立体的、可亲、可触的人生。
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字里行家的豁达、大度与格局,砺志了失意,鼓舞了气馁。
但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状态或者情绪不可能总是一种持续的亢奋状态。凡夫俗子,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都很正常,或许这才是立体的、可亲、可触的人生。
刘禹锡作为唐朝的文臣,在文学、哲学领域多有建树,有“诗豪”之称。但翻阅他浮沉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志得意满。纵有刀剑如梦,纵有沧海一笑,坚毅与韧劲却绵亘了他的一生,这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公元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策马回归洛阳,在途经烟花三月的扬州时,人生何处不相逢,一晌酒欢与友人。这位友人恰是罢苏州刺史不久后也迁归洛阳的白居易,白乐天三巡过后,略有醉意,抒就《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其中写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对刘禹锡的境遇,有痛惜,有共情。
刘禹锡岂是凡人,自然会过白居易的传意,人生失意不蹉跎,岁月弄人不自艾。讨过笔墨后,沉吟半刻,便饱蘸深情地写下应答之诗,这就是我们后来见到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世事变迁又如何?仕宦游迁又怎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我们过去,又会有新的浪花逐梦海天,我们逝往,又会有新的朝阳升起。我预见,也乐见,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我们何尝拘泥于此,智慧与勇气属于百折不挠,希望与冀盼寓于生生不息!
来源:铅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