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透过糊窗的桑皮纸,落在林小溪手中那本泛黄的册页上,墨迹沉静,仿佛能嗅到旧年月光与酒曲混合的气息。小满紧挨着她坐下,小手不自觉攥住了林小溪的衣角。
《女儿红》第五章:札记秘辛
晨光透过糊窗的桑皮纸,落在林小溪手中那本泛黄的册页上,墨迹沉静,仿佛能嗅到旧年月光与酒曲混合的气息。小满紧挨着她坐下,小手不自觉攥住了林小溪的衣角。
九娘重新坐回火塘边,火光将她花白的鬓发染上一层暖色,眼神却像是望穿了岁月,回到很久以前。
林小溪屏住呼吸,指尖小心地翻过脆薄的纸页。开篇是些零散的记录,某年某月,雨水几何,高粱收成,新酒入坛。字迹虽略显稚拙,却一笔一划,透着庄稼人的实在。
“……腊月十六,得一千金,眉眼肖其母。取去岁冬酿三坛,以红绸覆之,深埋桂树下。俟女于归,方启之宴客,名曰‘女儿红’。愿吾女顺遂安康,福泽绵长。”
小满轻轻“啊”了一声,抬头看奶奶,眼睛亮晶晶的:“太爷爷给我埋的酒?”
九娘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笑意,点了点头。
再往后翻,记录渐渐多了起来。除了农事酿酒,也开始出现一些人、一些事。
“……有客自南边来,言谈间屡屡探问‘杨氏曲药’之秘,许以重利。祖父闭口不言,只以常酒待之。客悻悻而去。父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嘱后世谨守本分,勿露锋芒。”
林小溪看到这里,心头一紧。看来,对这酒方心怀觊觎的,古已有之。
接下来的几页,记录了一次凶险的遭遇。
“……民国廿三年秋,匪患猖獗。有溃兵数十人流窜至坳口,索钱粮,更逼问酒方。祖父携家眷避入后山老屋,匪纵火焚前院酒坊,幸天降急雨,未成大灾。然三瓮陈年佳酿毁于一旦,痛煞人也。族叔杨振邦,时年十七,携猎户伏于隘口,以火铳惊走匪首,余众溃散。此事方歇。”
“振邦叔公……”九娘喃喃低语,像是说给两个年轻人听,又像是自言自语,“是个烈性子,枪法准,为护家业,敢跟土匪拼命。”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可后来……世道变了,他那性子,终究没能落个好下场。”
册子里关于杨振邦的记载到此为止,后面是长久的空白,再提笔时,墨迹带着一种沉滞的悲意。
“……今岁大寒,振邦殁于北地。书信至,只言病故。然前日有同乡潜回,密语告知,实因他不肯交出家中秘传之‘红曲’培植法,触怒上官……呜呼!一方在手,竟成催命符!自此,杨家‘女儿红’之‘血曲’一脉,绝矣!唯余普通红曲酿法,酒色虽红,终失其魂,再无昔年‘一盏女儿红,三冬暖如春’之神效。切记切记,后世子孙,宁可失传,不可轻露!宁可绝嗣,不可招祸!”
最后几行字,笔锋凌厉,几乎要透穿纸背,那是一种用血泪刻下的警告。
屋内一片死寂。
火塘里的柴“噼啪”爆开一颗火星,惊得小满浑身一颤。她抬头看向奶奶,又看看林小溪,小脸煞白。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奶奶从不轻易提及那酒方,为什么对陌生人总是带着疏离和警惕。这薄薄几页纸,承载的竟是杨家几代人沉甸甸的鲜血和无奈。
林小溪合上册子,掌心一片冰凉。她终于将线索串联起来。赵成,以及他背后的人,恐怕不仅仅是冲着“女儿红”的名头来的。他们或许从某些尘封的记载中,嗅到了那早已失传的“血曲”的蛛丝马迹。那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而失踪的队员,恐怕也不是简单的遇险……
“奶奶,”小满的声音带着哭腔,扑进九娘怀里,“他们……他们也是来抢方子的坏人吗?像以前那些土匪一样?”
九娘轻轻拍着孙女的背,目光却投向窗外。雪后初霁,山林一片素白,清冷干净,却掩不住潜藏的危机。
“土匪明火执仗,容易防备。”九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看透世事的苍凉,“如今这些人,穿着体面,讲着道理,心思却藏在肚里,更难琢磨。”
她看向林小溪,眼神复杂:“林姑娘,你都看到了。这不是普通的酒方,是祸根。以前要钱,现在……不知道他们要什么。但这东西,只要还在杨家一天,麻烦就不会断。”
林小溪握紧了那本札记,感觉重若千钧。她深吸一口气,问道:“九娘,那‘血曲’的培植法,真的……彻底失传了吗?”
九娘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墙角,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堆放杂物的旧竹筐里摸索了一会儿,取出一个小小的、不足半尺长的漆黑木盒。那木盒不知是何木质,沉甸甸的,表面没有任何纹饰,只有岁月摩挲留下的温润光泽。
“你太爷爷临终前留下的,”九娘将木盒放在桌上,并未打开,“他说,这里面装的,不是方子,是杨家的‘根’。除非到了万不得已,山穷水尽,家族血脉延续受到威胁之时,否则绝不可开启。连我,也从未看过里面究竟是什么。”
小满和林小溪的视线都牢牢钉在那小小的黑木盒上。
是“血曲”的秘录?还是别的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踏雪而来的脚步声,有些杂乱,还夹杂着人声。
“九娘!九娘!”是立冬的声音,带着急促。
门被推开,立冬和几个后生带着满身寒气闯了进来,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身后,跟着那三个考察队员,而赵成,也低着头跟在最后。
“人找到了!”立冬喘着粗气,“在老鹰嘴下面的一个山洞里找到的,冻得不轻,但没性命之忧。”
林小溪注意到,他说“找到了”时,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反而带着疑虑。
“就是……”立冬搓着手,看了看九娘,又看了看林小溪,似乎不知该如何开口,“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不是在躲风雪……那山洞里头,有……有新挖过的痕迹!他们身上,还带着小铲子和一些取样袋!”
赵成的头垂得更低了。
其中一个考察队员,脸上带着尴尬和羞愧,上前一步,嗫嚅着解释道:“九娘,支书……我们……我们只是想采集一些这里的特殊土壤和微生物样本,用于地质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我们……我们没恶意……”
特殊土壤?微生物?
林小溪的心猛地一沉。是为了寻找可能残留的、培育“血曲”的特殊菌种吗?
九娘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那漆黑的小木盒上,眼神深邃如古井。
山穷水尽?万不得已?
风雪虽停,真正的寒风,才刚刚刮进杨家坳,吹动了沉寂多年的秘密。
【下章预告】
黑木盒中究竟隐藏着杨家的何种“根”?考察队采集样本的真正目的为何?赵成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立冬等人又将如何应对?面对步步紧逼的窥探,九娘是否会打开那个尘封的禁忌?杨家“女儿红”的百年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敬请期待下一章:《根脉》
来源:会飞的虎带你看世间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