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计算机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B站影视 2024-12-08 08:00 2

摘要: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的新型教育模式,即企业与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核心在于密切结合理论与实践,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发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的新型教育模式,即企业与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其核心在于密切结合理论与实践,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前沿技术推陈出新,热门研究方向更新频繁,只有不断加快推进计算机教学的产教一体化进程,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前沿产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强化政策底层保障,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

促进产教融合视域下企业深度参与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强化政策保障作用。针对产教融合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内容,发挥政府推动力量,提供“负面清单”以明确学校和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政策边界,明确“可为与不可为”,明晰人员交流、资产管理以及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实时关注建设中的机制运行与建设后的价值生成。同时,为了改善传统校企融合不够充分的情况,需要政府健全产教深度融合的激励机制,立足企业教育责任履行与“双主体”协同育人情况,鼓励校企改变认知习惯,树立“校企命运一体”的发展观,深化彼此的依赖关系。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细化激励制度、投入支持资金等,促进校企双方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的更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合力以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发挥企业常态化力量,构建校企联合教学体系

计算机学科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快速发展依赖于众多相关学科的支持,数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都为计算机基础理论、体系架构、软件应用的不断更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丰富着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体系,对计算机学科人才提出了日渐复合化的专业要求。作为产教融合的两个主体,企业与学校在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改革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与院校对接,合作开发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体现企业专业技能特色的计算机学科项目,确保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反映到学校中,将鲜活的技术现场案例融入课堂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院校要根据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案,探索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立足“基础厚实、理工交叉、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企业共建计算机课程资源。譬如,开发工单式、活页式新形态教材用于学生培养,让学生快速了解生产工艺,轻松掌握岗位所需技能;与企业共同研究“单一—综合—复杂”岗位的工学交替、定向升级课程体系,分层分阶段实施,实现计算机人才高阶发展。

调整学科育人目标,创新双线式实践平台

一方面,在线下实训中,校企可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模仿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生产模式,发挥资源整合共享的优势,通过明确具体的管理规则,持续加强规范管理、长效治理。同时,可以建立校内的实习工厂或实验室,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实现“做中学”,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将学生定期实践实习的表现纳入计算机学科的考评体系,发挥目标导向作用,让实践平台成为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提升、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打造云课堂、定制智能实训系统等数字手段开展精准化和虚拟化的线上实践教学与模拟演练。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还能借助大数据记录与分析每位学生对各个知识单元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成长轨迹,为计算机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职业发展规划,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精细化需求。

以课程改革“小切口”牵引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深化产教融合联盟,建立具有引领性、交叉性、创新性、跨接性和发展性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机制,将更好发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教育引领,破除计算机教学改革发展深层次障碍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本文系基于WPS Office 英雄城文化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构实践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20801701165908〉)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