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对外战绩为何这么差,并不是单纯重文轻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7 19:57 1

摘要:那么宋朝的对外战绩为什么这么差呢?历史上一般认为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的,这自然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并非全部原因,比如说明朝中期之后也是重文轻武,可是明朝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外保持着优势,哪怕万历末年依然有万历三大征。

众所周知,在公认的中原王朝中,宋朝可以说对外战绩是最差的,不说汉唐明这些,哪怕晋朝都比宋朝强得多,毕竟宋朝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拿回来。

那么宋朝的对外战绩为什么这么差呢?历史上一般认为是宋朝重文轻武导致的,这自然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并非全部原因,比如说明朝中期之后也是重文轻武,可是明朝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外保持着优势,哪怕万历末年依然有万历三大征。

还有说宋朝缺少马匹的,这个就更荒谬了,汉朝开国前更缺马,但是硬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马匹作战,宋朝一方面说富裕,另一方面却说没办法啊买马?实际上宋初不缺少马匹,西夏独立后宋初才缺马,但是宋朝搞不定西夏不是他缺马的借口,何况宋朝还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不少马,只是没起到效果,他对外作战不行不是缺马。

至于说缺少燕云十六州缺少西北,这些都是其失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宋朝对外战绩为什么这么糟糕呢?重文轻武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全部,宋朝其实对于武将是分开来看的,对于底层士兵,确实极度看不起,就当成消耗品,但是对于高级军官尤其那种勋贵将门军官,还是比较重视的,就是固然你上升通道肯定堵死,但是待遇肯定给足,狄青为什么被打压,因为他真的就是从小兵做起,发配充军,脸上刺字做到后面的地位的,但是假如他是将门之后,根本不用从小兵做起,更不用说刺字了。

也就是说,北宋对于高级军官,是真的给一堆钱把他们养起来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确实用和平手段解除了兵权,但同时确实给了那些将领一堆好处,甚至可以说,给的极多。

然后就造成一个情况,就是武将们贪财怕死,日后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被人问天下何时太平,说了一句“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惜命,则太平矣”其实文官武将都一样,都是怕死加贪财,就拿中兴四将来说,除了岳飞,其他几个都是家财万贯的大地主,即便岳飞也是,这其中除了朝廷赏赐,就是自己捞钱,几乎除了岳飞其他将领都干过。

上行下效,其结果是什么?宋朝军纪极差,比如说北宋初年宋兵灭后蜀之战,这场战役其实宋军一帆风顺,基本上没怎么打仗后蜀就投降了,然后呢,宋兵在蜀中烧杀抢掠,蜀中也就是四川深受其苦,对宋兵深恶痛绝,加上宋朝对四川苛捐杂税极其过分,最终四川人忍无可忍,几次造反,直到后来宋朝中叶派遣能臣对蜀中施行仁政,四川一带才稍微稳定下来。

宋军的军纪糟糕到什么程度呢?灭蜀之后,赵匡胤觉得宋军确实太过分了,所以要大将曹琳在灭南唐后不要烧杀抢掠了,然后曹琳是怎么做得?不是直接下令,而是装病,然后说你们只要不滥杀,我这个病就会好,才逼得属下一个个立下军令状不屠城。

当然宋初如此也有五代的因素,五代因为中央政权更替频繁,下面的骄兵悍将一个个都可以废立皇帝,所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赵匡胤对下面的将士还不敢用严刑峻法。

那么到了后面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比如北宋和西夏常年作战,最有战斗力的西军,就是军纪极差,几次战败就是有宋军军纪太差的因素,西军在南下平方腊时,就是烧杀抢掠,比方腊军还过分,至于后来北上攻打辽国,更是离谱,当时辽国被金国打的近乎灭国,军心不稳,宋兵找奸细里应外合,先锋突入燕京城外城,然后呢?宋军没有扩大战果,而是忙于抢掠,结果就是燕京城的居民也忍无可忍,觉得这些宋军还不如辽国,和辽军一起灭了这些宋军。

之后北宋灭亡直到南宋,宋军军纪都是出名的糟糕,除了岳飞,其他宋军军纪都是极其糟糕,哪怕名声比较好的韩世忠等人军纪也很差,当然也有他们大都是西军的残部影响。也就是岳家军军纪出类拔萃,而岳飞本人是在征辽失败后应募参军,和西军没有关系。

不要以为军纪好没用,军纪好基本上就意味着纪律好,令行禁止,能做到令行禁止才能称得上强兵,尤其在对外作战上,长途作战,环境恶劣,只有令行禁止的强军才能死中求生。

而两宋年间,能做到纪律严明这点的其实就是岳家军一支,其他军队动不动哗变,为啥宋军在防御战守城战表现好,因为守城战资源多,有高墙作为后盾,将领能对士兵进行纪律约束,而野战没有纪律的军队往往在作战到一半就逃亡了。而其他朝代比如汉唐明能做到的都不少,比如西汉周亚夫就是出名的令行禁止,明初明军基本能做到,中叶戚继光的戚家军也能做到,唐朝中后期倒是军纪也不算好,但是唐初对军队纪律还算可以,而且唐朝没有重文轻武的情况。

另外,宋朝还有一个,苛捐杂税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就这么说吧,两宋是起义次数最多的朝代,宋初到宋末一直没断过,其中许多还是大规模的,主因就是苛捐杂税太多,大家受不了了,现在网上流行说宋朝财政收入高,但宋朝的经济其实远不如后面的明清,比如亩产量人口都大大逊色,那么怎么收上来的税呢?自然就是重税加竭泽而渔,尤其是宋徽宗时期,东南一向极少造反,哪怕明初朱元璋给江南重税,江南也没大规模起义,结果宋徽宗的花石纲硬是把江南都逼反了,因为普通的税是有个度的,而花石纲根本没上限。

其实宋朝百姓极其温顺,金兵南下,几次守城战,只要有一个善待百姓的官员加不错的武将,就能防住金兵的进攻。(当年,金兵缺少攻城手段也是原因之一,后来蒙古人有回回炮,满清有红夷大炮,攻城就没那么难了。)

但是这一切也是因为百姓是在保家卫国,但是一旦要宋兵出征,就宋朝那贪财的武将,军纪不振的军队,加上横征暴敛的朝廷,加上重文轻武,或者说只捏软柿子的皇帝。(比如岳飞听命于皇帝被杀,吴氏兄弟在四川实际上就是独立了,却好好的。)对外能赢才是怪事了。

来源:小鲨鱼看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