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换手机总纠结存不下的256G够不够用,其实你手机里的运行内存和机身存储芯片,九成是美韩企业造的。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干掉了全球90%以上的内存生意,做固态硬盘的几个大厂也都是它们和美国公司。这些芯片涨价的时候,咱们买手机电脑就得多掏钱。
最近换手机总纠结存不下的256G够不够用,其实你手机里的运行内存和机身存储芯片,九成是美韩企业造的。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干掉了全球90%以上的内存生意,做固态硬盘的几个大厂也都是它们和美国公司。这些芯片涨价的时候,咱们买手机电脑就得多掏钱。
中国现在每天产生全世界25%的数据,但有九成五的数据存不下来或者存不起。不是技术存不下,是因为高端存储芯片长期依赖进口,人家一卡脖子我们就只能干瞪眼。手机里跑应用的内存芯片叫DRAM,断电就消失;存照片视频的叫NAND,速度慢但能永久保存。这两种东西都得买外国货。
2024年AI突然火了,带动存储芯片需求暴涨。去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跌了近三成,今年因为AI涨了八成,价格最高涨三成还缺货。美光这些大厂趁机涨价,国内做服务器的企业只能咬牙认了。比如英伟达那种高端AI服务器,光存储成本就比普通服务器高不少。
不过中国企业开始反击了。合肥的长鑫存储现在能大规模量产内存芯片,今年产量超过160万片,明年预计接近270万片。他们做的最新内存版本已经跟国际同步,还准备在国内上市融资。武汉的长江存储更牛,做的是固态硬盘用的3D储存芯片,去年底刚做完股份改革,现在232层堆叠技术能做出单片1TB容量的芯片。
政策也在帮他们,AI产业链这两年政策扶持力度不小。国产替代不光是芯片,存储也要自己干。明年全球存储市场要突破1900亿美元,中国企业份额虽然还不高,但增速快。像长鑫这种产能年年翻,长江这技术对标国际一线,慢慢能分一杯羹。
现在服务器用的高端存储芯片还卡脖子,但国内厂商在扩产和技术上追得很快。未来几年能不能把价格拉下来,得看这些企业能不能继续扩产能。至少现在看到他们真能做出货了,不像以前全靠买。
来源:小農剪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