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AI大模型横扫写字楼、当00后整顿职场成为日常、当“延迟退休”从传闻变成白纸黑字,我们不得不重新回答:2025年了,运营商还值得进吗?
“铁饭碗”“养老圣地”“夕阳行业”——关于运营商的职场标签,每年都会翻新。
当AI大模型横扫写字楼、当00后整顿职场成为日常、当“延迟退休”从传闻变成白纸黑字,我们不得不重新回答:2025年了,运营商还值得进吗?
你说它香,确实香得实实在在:五险一金实缴,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退休金也让人安心。对于求稳的人来说,这些几乎戳中了所有痛点。
可要说它不香,也戳中了年轻人的发展顾虑:基层岗位薪资这么多年了也就那样;对于员工来说,5G刚吃透,6G的技术白皮书又发了;AI运维、算力网络的培训通知每月都能收到两三份......
一句话,运营商就像办公室里恒温26度的空调房,舒服得让人想放松,却也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跟不上外面的节奏。
202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财报里出现了同一个关键词——“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1569亿元,同比增长6.6%,占主营业务33.6%;
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占主营30.1%,但增速首次跌破两位数;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同样放缓。
通俗一点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传统语音、短信、流量收入已逼近天花板,大家拼命把“云、算、数、智”当成新故事。故事是真故事,只是增速从“狂飙”变成“慢跑”。如果你还抱着“进来就是躺赚话费分成”的幻想,现实会给你一个温柔的耳光。
裁员?没有。调岗?常态。
运营商至今没有规模化裁员,但“结构性优化”年年有。客服、营业厅、维护线缩编,云网、安全、大数据中心扩招。老同事被送去“再培训”,新同事带着Python、Kubernetes和PMP证书入场。
薪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五险一金、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带薪休假.....薪酬福利待遇不算很多,却也不少。横向对比互联网大厂应届30万+的白菜价,运营商显得佛系;但对比教培、房地产前同仁,它依旧闪着“稳稳的幸福”。
加班?有,但“995”算极端了。
下班时间因岗而异。比如,云网工程师夜里割接是常事。不过,大多数岗位还是相对规律的,比如客户经理通常跟随客户节奏,下班稍晚但周末基本有保障;而营业厅、客服等一线岗位则严格按排班走,加班会有补休或补贴。
总的来说,忙闲看时段、看岗位,完全“躺平”不可能,但也不至于常态“996”。
如果你追求“WLB”(Work–Life Balance),想要户口、稳定、不裁员,运营商仍是首选;
如果你技术硬核、渴望高速成长,把运营商当三年镀金,也能跳到更高的平台;
如果你已经35岁+,抗拒变化,运营商依旧会给你一个不低的托底。
2025年的运营商,早已不是神话,也不是坑。它更像一列时速250公里的“复兴号”——没高铁快,但绝对比绿皮车稳。
关键只剩两个问题:你想去哪?以及,你愿意在哪一节车厢看风景。
来源:通信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