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完这些瓜,再买 iPhone17 也不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17:05 1

摘要:“花一万块买台铝合金刮刮乐,你干吗?”10月7日,苹果官网悄悄把iPhone 17 Air的发售状态改成“等批准”;同一时间,深圳华强北柜台挂出白纸:“Pro不收,只接Pro Max”。标准版120Hz高刷真来了,Pro却成最尴尬那档,还顺带把机身刮成二维码。

“花一万块买台铝合金刮刮乐,你干吗?”
10月7日,苹果官网悄悄把iPhone 17 Air的发售状态改成“等批准”;同一时间,深圳华强北柜台挂出白纸:“Pro不收,只接Pro Max”。标准版120Hz高刷真来了,Pro却成最尴尬那档,还顺带把机身刮成二维码。怎么看?一句话:苹果这次把刀法砍到自己脚背。

——“老子首发加价两千拿的Pro Max,回家拿钥匙一划,边框直接留胡子,这哪是手机,是验指甲刀吧?”

我就是那个被划的人。
排队那天我前面的大哥拎着塑料袋,里面七部Pro,说是帮“客户”抢。轮到我,深蓝色只剩样机,销售小哥偷偷递话:“戴套吧,不戴三天就花。”我当时不信,裸机手感像奶油,结果地铁刷卡那一下,铝合金边框和闸机不锈钢来了次接吻,当场留一道银白色伤疤。苹果店后来拿擦银布帮我蹭,越蹭越亮,划痕直接变闪光灯。

网上有人骂苹果偷工减料,其实道理不复杂:要加VC均热板,钛合金导热差,换铝才能压住A19的发热。散热赢了,硬度输了,就这么简单。真正离谱的是Pro的定位——标准版上了120Hz,Pro Max独占5x潜望长焦,Pro卡在中间,高刷没独占,长焦没份,连游戏帧率都被苹果温控锁成狗。B站有up主直播《原神》,Pro平均帧率54,标准版反而58,弹幕齐刷“反向升级”。黄牛最诚实:Pro Max加一千五收,Pro直接拒收,理由“压货怕砸手”。一夜之间,Pro从“小钢炮”变“小憋屈”。

再说Air,名字轻,麻烦重。取消实体卡槽,国行直接卡壳。联通营业员告诉我,eSIM目前只给手表,手机端要“再等等”。我问等多久,她耸肩:“等领导签字。”意思很明白:数据主权比几毫米厚度重要。真急着用?可以,先飞香港买水货,回来再花半小时去营业厅扫码写号,换一次手机跑一次,丢机先挂失,再跑一趟。省事没省成,仪式感拉满。

最被嘲的“头部追踪”反而最有人味。我姨妈中风后右手抬不起来,我帮她把“抬眉”设成点击,现在她能自己刷抖音回微信。苹果自己没好意思吹,只把它埋进辅助功能,反倒让一群健康用户吐槽“花里胡哨”。技术是不是噱头,得看落在谁身上。

所以,今年苹果把选择题做成了撕卷子:
要屏幕顺滑——买标准版,便宜一千多,还少一道划痕;
要影像顶配——直接Pro Max,重是重,至少黄牛肯接盘;
要轻薄? 等Air,但先得接受跑营业厅比跑健身房还勤;
想要“面子中框”不留痕?抱歉,没有这项。

苹果把散热、成本、监管、市场所有红线全叠一起,结果最受伤的是中间那档Pro。买手机变成挑伤口:要么忍划痕,要么忍重量,要么忍排队,要么忍缺席。

一句话收尸:iPhone 17系列把“选择自由”写进广告,却把“全都要”的代价悄悄标在售后维修单。

来源:友爱风声9P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