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航天员的中秋太空餐:桂花飘香万里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20:59 1

摘要:400公里高的太空舱里,宇航员王亚平轻轻拆开特制的月饼包装袋。这个中秋节,中国空间站飘荡着意想不到的食物香气——来自地球的"太空中秋宴"突破了重力束缚,将家的味道带到了寰宇之中。

400公里高的太空舱里,宇航员王亚平轻轻拆开特制的月饼包装袋。这个中秋节,中国空间站飘荡着意想不到的食物香气——来自地球的"太空中秋宴"突破了重力束缚,将家的味道带到了寰宇之中。

"今天的主菜是黑椒牛柳配紫薯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营养师李敏展示着太空菜单。通过特殊工艺处理,牛肉保持了嫩滑口感却不会产生碎屑,紫薯泥添加了植物纤维防止失重环境下的肠胃不适。最令人惊喜的是装在铝箔袋里的"液态桂花蜜",宇航员挤着吃的模样被网友爱称为"太空挤秋香"。

传统月饼在太空中经历了72次配方改良。航天食品研究所的研发视频显示,科研人员测试了上百种材料,最终选择用分子料理技术重塑莲蓉。"普通月饼会掉渣,我们的'太空月饼'入口即化。"工程师马建国边说边演示样品在离心机中的表现。这些直径5厘米的迷你月饼,每个热量精确到215大卡,包装袋上印着"千里共婵娟"的烫金字样。

最富创意的要数"天地共尝"环节。地面指挥中心同步准备了相同的菜色,当太空舱传来"开始用餐"的指令,地面工作人员集体举筷。大屏幕上,聂海胜用磁力筷夹起漂浮的米饭球笑道:"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连着祖国的土地。"此刻,空间站正好飞越敦煌上空,舷窗外的月亮比地球上看到的更圆更亮。

餐后甜点时间,航天员展示了特制的"月相布丁"。这款运用3D打印技术的甜品,能在失重环境下呈现出从月牙到满月的八种形态。"咬一口'上弦月',再尝一口'下弦月',算是把整个中秋过全了。"刘伯明幽默的吃播引得地面控制中心笑声一片。布丁底部藏着写有家人祝福的可食用纸条,在太空中缓缓展开时像一朵绽放的太空花。

当最后一道"银河果盘"——冻干草莓串成的"红色星链"被分享完毕,空间站传来了《明月几时有》的箫声。这是三名航天员用课余时间排练的特别节目,竹箫经过特殊固定依然能在无重力状态下吹响。此刻,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航天员举起"太空月饼"的镜头,月光透过舷窗为他们镀上一层银边,宛如一幅流动的"天宫赏月图"。

来源:下弦YT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