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皓月当空。10月6日中秋佳节,天府大地沉浸在团圆与欢庆的双重喜悦中。全省文旅市场延续火热态势,截至当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625.72万人次、门票收入6491.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68%、16.95%。
川观新闻记者 王晋朝
金秋送爽,皓月当空。10月6日中秋佳节,天府大地沉浸在团圆与欢庆的双重喜悦中。全省文旅市场延续火热态势,截至当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625.72万人次、门票收入6491.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68%、16.95%。
从李白故里的诗词吟诵到峨眉山巅的月光直播,从非遗市集的匠心传承到数字文创的次元碰撞,四川以“月”为媒,用一场场有温度、有创意的文旅盛宴,让传统佳节焕发时代新韵。
古韵今风交相辉映
多彩活动提前“点亮”中秋氛围
国庆恰逢中秋,在四川中秋佳节的氛围早已被点亮。
10月5日晚,绵阳江油青莲镇太白碑林广场上,2025年四川省“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活动率先拉开序幕。作为全省中秋文旅活动的“重头戏”,这场以李白文化为脉络的盛宴,通过《月光长照金樽里》《今月曾经照古人》等四大篇章,将《静夜思》的乡愁与《蜀道难》的豪情娓娓道来。当数字人“李白”从屏幕中走出,与现场观众齐诵“举杯邀明月”,来自兰州的新婚夫妇张先生和马女士不禁举起手机记录:“没想到能和‘诗仙’隔空对诗,这种古今对话太有新意了!”
主会场旁的时光里嘉年华文创市集同样人气爆棚。71个文创非遗展位上,德阳竹编、凉山彝绣与江油草编同台竞技,李白AR书签、诗意绣香囊等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伴手礼。“我们特意推出消费券和文旅体验券,游客凭券可免费游览李白故居、窦圌山等景区。”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油肥肠、擀酥麻饼等美食更是让游客在舌尖上品味“月光下的绵阳”。
时光里文创集市游人如织。 江油市委宣传部供图
同一时刻,乐山世豪广场上演着另一番热闹景象。“我心向往 乐山乐水”中秋主题活动以“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为主线,将《峨眉山月歌》的悠扬、小凉山民族服饰的绚丽与张公桥夜市的烟火气巧妙融合。来自天津的孙先生正带着女儿体验桂花香囊缝制,他笑着说:“原本只为大佛而来,却被这场有温度的文化盛宴圈粉,孩子玩得都不想走了!”
放眼全省,各地“月主题”活动好戏连台:成都夜游锦江项目推出双场景沉浸式体验,春熙路的“哪吒”与“王者荣耀”英雄巡游,让Z世代游客大呼“次元破壁”;广元剑门关景区,一场《但愿人长久》主题展演吸引各地游客夜游剑门关;峨眉山洗象池的“象池夜月”拜月仪式吸引游客驻足;从城市到乡村,从非遗展示到科技互动,四川正以多元活动编织“赏月经济”网络。
《但愿人长久》演员与游客互动,为他们送上中秋月饼。剑门关景区 供图
文旅消费热力迸发
多元融合激活市场潜能
中秋佳节的文旅盛宴,正持续转化为消费动能。今年双节期间,四川“文旅+”特征愈发显著——线路串联、政策激励、业态创新,一系列举措正将“流量”变“留量”。
德阳依托央视中秋晚会IP,推出4条“秋晚+”主题线路,开行的主题巴士从文庙广场出发,串联玄珠湖晚会主会场、三星堆博物馆等景点。车内播放的晚会花絮与景点解说让旅途不枯燥,来自北京的宋先生刚用“惠德阳”小程序兑换了景区门票,他感慨道:“凭外地身份证就能领免费门票和月饼,太贴心了!”得益于德阳推出的“三免四优”宠客计划,这个双节众多外地游客收获到宾至如归的体验。
在“美食+文旅”赛道,各地纷纷端出“中秋菜单”。绵阳江油肥肠美食节带动周边餐饮显著增加;乐山张公桥夜市推出“中秋限定”跷脚牛肉套餐,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次;阆中古城将张飞牛肉、保宁醋融入“中秋宴”,搭配“文创即门票”模式,让古城门票成为可收藏的“三国文化明信片”。
“影视+文旅”“音乐+文旅”等新业态更添消费活力。因电影《罗目的黄昏》取景而走红的乐山罗目古镇,国庆期间游客量同比增长超20%;峨眉山与天涯海角联合发起的“山盟海誓”抖音打卡活动,吸引众多UGC内容产出,间接拉动两地景区文创销售额增长。
从城市到乡村,从非遗展示到科技互动,四川正以多元活动编织赏月经济网络。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佳节正成为促进消费、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让“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升温。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