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
中秋佳节至。
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醉美中秋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享一组16图含“月”成语给大家,祝大家中秋快乐。
成语本义: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
成语喻义: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成语本义:指游乐休息的环境。
引申义: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
成语本义:如花似月的容貌。
引申义: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本义: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成语喻义: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本义:镜里的花,水里的月。
成语喻义: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成语提示: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提示:指一年将尽之时。
猜图思路:“冬”字残缺不全。
成语提示: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猜图思路:与图七互为近义词。
图九成语成语本义:到水中去捞月亮。
成语喻义: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图11成语成语提示: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猜图思路:以桂花、绿叶代表两个季节。
图12成语成语提示: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简称“月老”。(成语故事附后)
图13成语成语提示:嫦娥投向月亮。
图14成语成语提示: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图15成语成语提示: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图16成语成语提示:比喻见到的不全面。(成语欣赏附后)
图12的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源自唐代文人李复言的传奇小说《续玄怪录·定婚店》 。
唐朝元和年间,书生韦固在宋城(今河南商丘)旅居时,因多次求婚失败而苦恼。一天清晨,他在龙兴寺前遇到一位倚着布袋、借着月光翻阅一本神秘书籍的老人。韦固好奇询问,老人自称是主管天下婚姻的“月下老人”,并向他展示了婚姻簿。书上记载,韦固命中注定的妻子是城北菜市场一个瞎眼老妇人三岁的女儿 。
韦固听后大为不满,甚至派人行刺了那个女孩。十四年后,韦固成为襄州参军,与一位眉间有伤疤的刺史之女成婚 。当他发现妻子正是当年被刺伤的女孩时,才彻底相信了姻缘天定,两人因此愈加珍惜这段因缘 。
从此,“月下老人”便成为人们口中的媒人代称,也成为了掌管人间姻缘的神仙形象。
图16的成语欣赏:
成语最早源于一个哲学寓言,其核心含义与成语“水中捞月”类似,比喻所见不全面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成语出处 :该典故出自《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成语寓意 :犀牛的角是实心的,月光照射在上面时,它只能看到角上反射出的月影,却无法理解真正的月亮在天上。因此,这个故事用来比喻认知的局限性,或形容人追求超越自身能力范围、不切实际的目标。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