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就在昆明花展上,那盆“彩虹君子兰”真就被拍了,现场人挤人,手机举得比花还高,谁都想亲眼看看叶片上那道像彩虹一样的竖纹。
28万买一盆君子兰,你第一反应是不是“疯了”?
可就在昆明花展上,那盆“彩虹君子兰”真就被拍了,现场人挤人,手机举得比花还高,谁都想亲眼看看叶片上那道像彩虹一样的竖纹。
我当时站在后排,听见旁边一小姑娘嘟囔:“这不就是滤镜开过头了吗?
”结果主办方把灯一关,条纹还在,全场安静三秒,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哇”。
先别急着吐槽智商税,我蹲了三天展,跟五个苗圃老板喝了六顿茶,摸到一点门道。
能稳定出彩虹纹的苗圃全国不到五家,他们管这叫“基因锁”,简单说就是得让母本在特定温差里“感冒”一次,叶片才会在第二年显出彩色。
听起来玄,其实就是把云南昼夜温差玩到极致,白天28℃,夜里15℃,连续折腾两周。
普通人家阳台做不到,所以稀缺,稀缺就贵。
再说三角梅,广州研究所那套“光控促花”更离谱。
LED灯调成粉橙混合光,一天照14小时,原本一年开两次的愣是月月爆花。
我试了一盆,电费比买花还贵,但挂出去拍照,点赞直接翻三倍。
现在小红书上搜“三角梅瀑布”,18亿播放,一半都是这技术催出来的。
花农嘴都笑歪,一盆造型好的能卖到十万,关键造型时间从三年缩到一年半,用的就是日本铝线蟠扎,把枝条当头发编辫子,定型快还不伤树。
年宵花市场更魔幻。
京东数据说,造型君子兰销量涨了两倍,买家三分之一是00后。
我问过一个大学生,人家原话:“买盆放宿舍,拍毕业照不用P图。
”得,观赏价值直接变社交货币。
三角梅更狠,杭州亚运会指定景观,工程苗价格一夜翻倍,厦门花农现在连牙签苗都敢喊价三百,爱要不要。
说点你能用的。
君子兰夏天怕热,我试过把花盆垫在智能制冷垫上,温度卡在28℃以下,叶片不焦边。
三角梅越冬更简单,北京一花友用双层保温膜加补光灯,零下五度也开花,成本不到两百。
病虫害别老打药,今年新出的“植物疫苗”喷一次管俩月,真菌感染直接降七成,我阳台那盆君子兰以前年年黑斑,今年一片叶子没烂。
最后提醒一句,别看见高价就冲。
彩虹君子兰期货价一年涨45%,但去年也跌过30%,心脏不好的别玩。
普通人就当买盆好看的,能拍拍照、挡挡煞气,已经值回票价。
真要想投资,先去苗圃打三个月工,把“三线评判标准”摸熟:叶片对称、叶脉凸起、根系饱满,少一条,价格腰斩。
我亲眼见一盆标价八万的君子兰,就因为根系缺了一角,最后一万八成交,买家还觉得自己捡漏。
说到底,花是花,钱是钱,别让它绑架你。
我家里那盆老君子兰,养了七年,年年开,不值钱,但每次开花,我妈都拍照发家族群,配文“我儿养的花”,比28万那盆香多了。
来源:小杨和老纪的诗与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