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业绩有望大幅增长的核聚变公司,最大预测增长451%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6 22:33 2

摘要: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AI耗能呈指数级增长,曾经遥不可及的核聚变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

热钱正涌入核聚变,机构预测这些企业今年利润将大幅增长。

核聚变,这个曾只存在于实验室和科幻小说的概念,正悄然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赛道。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AI耗能呈指数级增长,曾经遥不可及的核聚变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

机构最新数据显示,多家布局核聚变的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实现业绩大幅增长,其中永鼎股份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51.02%,成为这一赛道的领头羊。

01 核聚变:为何突然成为投资焦点?

曾几何时,核聚变商业化的梦想被调侃为“永远还有50年”,然而这一观念正在迅速改变。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已踊跃投资核聚变公司,全球聚变竞赛悄然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公共资金也在持续加码。中国以“平等伙伴”身份加入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正在稳步推进。

中信证券明确指出现阶段核聚变行业的四条投资逻辑:政策信号将不断明确;订单进入集中兑现期;基于AI用电视角,核聚变为AI衍生概念;核聚变行业与三代核电及军工材料公司有较高业务重叠。

02 业绩预增核聚变公司全景扫描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的数据显示,多家核聚变概念股全年净利润预期向好。这些公司不仅涉足核聚变,多数还在其他高景气赛道有所布局。

应流股份:高端铸造龙头加速成长

应流股份作为高端零部件铸造龙头,正受益于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航空科技+核聚变三重产业东风。

过去5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8.2%和18%,展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公司在核电领域拥有核一级产品制造资质,已为我国核电项目提供60余万件各类产品。

同时,公司还是聚变产业联盟重要成员,并与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等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发。

机构预计公司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42%。

东方电气:国家队实力担当

东方电气在2024年11月新增“可控核聚变”概念。

公司旗下的东方重机主要从事二代加、三代、四代、海洋核动力平台等模块小堆,国际热核聚变堆等堆型核电和核动力主设备研制及服务。

2024年11月29日,东方电气承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包层屏蔽模块全球首发,首批48件产品以水陆联运方式发往法国。

这一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智慧与力量,为东方电气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机构预测东方电气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超过40%。

永鼎股份:超导材料的技术突围者

在核聚变概念股中,永鼎股份可谓是最引人注目的——机构预测其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451.02%。

公司以业内独有的磁通钉扎技术,研制应用于高强磁场工况下的高载流超导带材,推进了在超导感应加热和可控核聚变堆的应用。

超导材料是核聚变装置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永鼎股份在这一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在核聚变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上海电气: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

上海电气在国内核聚变设备制造领域地位显著,公司先后承接了新奥集团“玄龙50”项目关键主设备,能量奇点“洪荒70”项目关键主设备,且均为全球首套。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电气是国内磁约束核聚变主机系统配套最全的设备制造商。

市场对上海电气的看好也体现在资金流向上,三季度上海电气融资净买入额高达16.38亿元,远高于其他概念股。

机构预测上海电气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82.2%。

03 核聚变产业链的投资逻辑

开源证券建议关注聚变项目资本开支加速带来的上游装备、材料等环节投资机会。

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正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孵化阶段。

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目前,全球在运/在建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公共资金主导,多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而规划中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私营资本主导,技术路线趋于多元化。

市场空间广阔

参考当前国内裂变堆每年10GW级的核准建设节奏,若核聚变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

中信证券的研报则更为直观地指出:可控核聚变短期实验堆打开空间,远期商业化星辰大海。

04 风险与机遇并存

尽管核聚变概念前景诱人,投资者也需清醒认识到其中的风险。

技术商业化时间表

核聚变技术商业化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虽然技术不断突破,但真正实现商业发电可能还需较长时间。

估值与业绩匹配度

部分概念股涨幅较大,估值已相对较高,投资者需仔细甄别哪些公司有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哪些仅是概念炒作。

多元化业务布局

值得注意是,多数核聚变概念股的业务并不局限于核聚变。

如应流股份还受益于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航空科技发展,

东方电气还有风电、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储能等多个热门概念。

这种多元化业务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即使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慢于预期,这些公司仍可能从其他高增长业务中获益。

05 投资者如何布局?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布局核聚变概念股可考虑以下策略:

关注上游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无论哪种技术路线最终胜出,上游的装备和材料企业都将率先受益。

考察公司的真实业绩支撑。机构关注度较高的公司,如中国核电(25家机构关注)、应流股份(19家机构关注)、西部超导(17家机构关注)等,通常有更深入的研究覆盖。

了解公司的技术实力和订单情况。以应流股份为例,2025年Q1与赛峰集团、西门子能源签署战略供货协议,技术实力已获国际认可,订单开始加速爆发。

市场的变化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核聚变——这个曾经被视为百年梦想的能源解决方案,如今正在资本的推动下加速照进现实。

随着技术突破与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已经启动,整个行业正经历从零到一的质变。

开源证券明确指出: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正共同推动行业进入快速孵化阶段。

那些在技术和产业布局上领先的企业,已经在这场能源革命的起跑线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交流经验,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作推荐,投资者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来源:邱邱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