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曾无语的“阿里智能”,六年后让阿里一夜狂赚2000多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6 15:59 1

摘要:六年前,马云与马斯克对话AI时,曾因将AI称作“阿里巴巴智能(Alibaba Intelligence)”被外界视为“鸡同鸭讲”,甚至调侃“让马斯克的鬼才大脑差点死机”,成为中美企业家思维差异的经典场面。

六年前,马云与马斯克对话AI时,曾因将AI称作“阿里巴巴智能(Alibaba Intelligence)”被外界视为“鸡同鸭讲”,甚至调侃“让马斯克的鬼才大脑差点死机”,成为中美企业家思维差异的经典场面。

彼时无人料到,六年后阿里会以AI为核心完成转型,市值一夜暴涨2000亿,从缺乏技术基因的电商巨头蜕变为全球AI领域的顶级玩家。

时间拉回两年前,阿里还深陷多重困局:张勇黯然卸任时,作为中国电商龙头的阿里,市值被拼多多超越,直播带货领域遭抖音狙击,用户流量红利见顶,蚂蚁集团的金融护城河弱化,内部管理松散、“阿里味”僵化,员工直言“阿里失去了梦想”,股价濒临发行价,连马云都需亲自增持以稳定投资者信心。

2025年阿里的破局之战,始于一场看似常规的外卖竞争。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部、淘宝闪购成立,沉寂许久的蒋凡回归一线指挥。仅两个月,阿里外卖日订单量便追平美团,更关键的是,500亿补贴仅消耗1/5——这场外卖战,实则是阿里以美团为“试金石”,验证AI落地能力的第一步。

要理解阿里的转型逻辑,需先看清其在全球AI领域的生态位。尽管美国有OpenAI等顶级闭源大模型,但在开源领域,高校与企业研发AI大模型时,除DeepSeek外,阿里通义大模型占据全球开源前十中的7席。

若将全球AI比作手机系统,DeepSeek与阿里通义共同构成“安卓阵营”,覆盖多数开源需求。与DeepSeek不同,阿里凭借规模优势,开发了全功能大模型,近期发布的“千问3Max”超级大模型,参数堆至1万亿,测试性能比肩美国巨头的顶级模型。开源生态+顶级性能,让DeepSeek崛起后,全球AI投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阿里。

但仅靠技术优势不足以扭转集团颓势,阿里必须证明AI能落地、能盈利——2025年的AI竞争已进入下半场,美国大模型进化遇阻,DeepSeek也久未更新版本,谁能率先用AI颠覆传统业务、形成生态闭环,谁就能抢占先机。

阿里选择的颠覆对象,正是美团。

真正的突破在8月:高德地图上线“扫街功能”,完成全面AI化改造。通过算法分析实时数据,高德打破了美团靠传统地推构建的商业壁垒——这正是阿里AI优势的核心体现。

此前王兴曾在朋友圈点评蒋凡与黄峥“决定中国电商未来”,却未料到,阿里复出首战便用AI重构本地生活赛道。

这场外卖战的价值,远不止于市场份额:阿里借此摸清了“用AI迭代业务”的底层逻辑,更治好了多年的“阿里病”。长期以来,阿里内部山头林立,各业务线数据孤立,收购的饿了么、优酷、高德、UC等企业,均因整合不畅陷入“收购即僵化”的魔咒,产品迭代始终慢于对手。

2023年张勇卸任、技术出身的吴泳铭上任后,顶着阻力将所有业务的数据中台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天猫、钉钉、高德、淘宝、优酷、盒马等“各自为政”的业务,在AI调度下逐渐融合。

这也解释了蒋凡为何在电话会议中表态“接受外卖持续亏损、可继续补贴”:阿里并非要争夺外卖的GMV,也不是要将高频外卖转化为低频本地酒旅,而是要将本地生活生态纳入AI矩阵,解决人工智能时代“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问题。

2025年,吴泳铭一场23分钟的演讲,配合“万亿参数大模型”的发布,彻底打消外界顾虑——阿里市值一夜暴涨2000亿,年内涨幅达70%,重回3万亿规模。这场逆袭的关键,在于马云的战略决断与吴泳铭的执行落地。

外界最初将吴泳铭视为“马云的代言人”,却忽略了他的技术背景:作为阿里十八罗汉中最年轻的程序员,吴泳铭曾主导手淘APP开发,帮阿里拿下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张勇卸任前虽提出“所有行业用AI再做一遍”,但真正的思维变革,始于“换人”——这正是马云的狠辣之处。

2023年11月,一位阿里元老离职前发布万字长文,痛斥“阿里荣光不再、沦为平庸”。消失已久的马云在评论区回复:“写得好,但我坚信阿里会变、会改。AI电商时代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张勇卸任时,马云已决定推动阿里“全面AI化”:吴泳铭接任前一个月,通义千问大模型已启动内部测试,性能逼近ChatGPT3.0。

回溯阿里发展史,马云的“非传统思维”屡次奏效:1995年初见互联网便投身电商,在“没人懂互联网盈利逻辑”的时代,跑通中国首个电商模式,反超美国同行;2017年创立达摩院,宣布三年投入1000亿布局量子计算、网络安全、芯片、自然语言处理等“看似无重点”的领域,即便因“大牛离职”“数学竞赛造假”遭质疑,仍坚持投入——最终,达摩院成为阿里AI大模型的核心支撑,让马云时隔20年再次踩中科技红利。

2022年ChatGPT爆发前,没人能预料AI会以“突变式进化”重塑行业。阿里的逆袭证明,人工智能时代的改革,不能仅靠存量利益分配,更需要打破常规的战略眼光。

来源:苏医慧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