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德巴约最近作客Stadium Astro播客节目,并称赞了穆里尼奥。
阿德巴约最近作客Stadium Astro播客节目,并称赞了穆里尼奥。
阿德巴约说道:“穆里尼奥是能激发出你最佳状态的人,这一切都源于他的相处之道。”
穆里尼奥到底做了什么,让一位没在他手下踢过球的射手也甘愿站台?
答案藏在那些被他点燃的人身上。
德罗巴在自传里写得很直白:遇到穆帅前,自己只是块 raw 料;遇到穆帅后,才知道赢球还能这么狠。
兰帕德更夸张,直接说穆帅把训练场变成了考场,每堂课都在算分,算不到满分就加练。
球员最怕的不是累,是看不到尽头,穆帅把尽头画成奖杯,累就成了门票。
有人吐槽他三年必崩,可崩的是战绩,不是人心。
2023-24赛季罗马开局跌跌撞撞,球迷喊他下课,老板却提前把更衣室通道的监控拆了,怕媒体拍到球员自发加练的画面。
高层清楚,穆帅在,没人敢摆烂。
合同明年到期,谈续约的消息迟迟不出,队员反而更拼,因为都知道他走或留,决定权不在媒体,而在训练场的每一滴汗。
阿德巴约和穆帅真正相处的时间只有非洲杯国家队短期集训,那几周里,他记住的不是战术板,而是穆帅把录像剪成五秒一停的小片段,挨个告诉他:这一步慢0.3秒,后卫就能追上你。
阿德巴约后来去皇马、热刺、水晶宫,每换一队都自带秒表,自己剪片子,就为了不丢掉那0.3秒。
他说自己没正式为穆帅踢球,却一辈子逃不出那间临时剪辑室。
穆帅最绝的不是骂人,是算人。
谁吃红牌前心跳会到180,谁老婆生孩子后三天状态掉三成,谁被网上骂到失眠,他全有表。
球员以为他在盯球,其实他在盯心率。
数据组把报告递上去,他只看最后一栏:情绪曲线。
曲线一掉,训练量立刻减三成,减完加投篮式放松,投不进继续减。
球员以为教练心软,其实是怕再练就把人练废,下一场没人可用。
等到比赛日,他把减量的人放首发,满场飞奔,媒体又喊他神机妙算,他说算个啥,只是不想白扔钱。
有人问他老了没,他回一句:我老了,对手也老了。
话糙,理不糙。
足球这行,谁都在变老,区别是有人把经验换成存款,有人换成皱纹。
穆帅把经验换成说明书,一年一更新,旧版烧掉。
2022年带罗马踢欧联杯决赛,他让19岁的小将沃尔帕托热身,助教提醒太嫩,他反问:嫩才跑不死。
结果小将第84分钟上场,第88分钟造点,罗马拖进加时。
赛后穆帅把点球权交给队内最软的左脚,说输就输,练的就是心跳。
球进了,他脸上没笑,转头告诉助教:明年这条心跳线归你管。
球员最怕的不是输球,是输完没人告诉为什么。
穆帅输球先不开会,把全队拉进更衣室,投影只放五个画面,全是漏人的瞬间。
放完他问一句:谁觉得自己没责任,站出来,给你放假。
没人动,他就点名,被点的人第二天加练双倍。
球员骂娘,可下次漏人前会多想0.1秒,就是这0.1秒,挡住一次传中,保住一分,最后变成欧冠门票。
球员回头一看,原来罚单是门票的预付款。
阿德巴约说穆帅是历史最佳,有人不服,搬出瓜帅、安帅、克洛普。
穆帅听见也不辩,只回一句:最佳不最佳,看你想怎么活。
想踢漂亮足球,去找瓜;想踢长寿足球,去找安;想踢拼命足球,来找我。
话说到这份上,再吵就没意思。
球员先想清楚自己要啥,再决定跟谁。
想拿高薪又不愿被盯心率,那就别抱怨板凳;想被宠成宝宝又想要冠军,那就别抱怨教练换人。
足球只相信选择,不相信如果。
穆里尼奥最大的敌人从来不是媒体,是时间。
时间把反击磨成了控球,把狂奔跑成了站位,把头发磨成了光头。
他也在改,改得不情不愿。
以前0比1落后,他让边后卫当中锋用,现在先换后腰保平局,再偷一个。
球员说他怂了,他说球员贵,伤不起。
以前他敢把卡西利亚斯按板凳,现在先问队医:三门工资谁付?
付不起,那就老将先顶着。
球迷骂他保守,他回一句:你出钱买人?
一句话把满场嘘声噎回去。
省钱还能赢球,才是真的狠。
阿德巴约那番话,其实是对所有踢球和看球的人说的:别只盯着奖杯,先盯着自己有没有被榨干最后一滴。
穆帅的价值不在冠军数,而在他让球员相信,那滴油还能再挤一次。
挤完回头看,原来极限不是肉,是脑子。
脑子一旦开了光,腿就敢多跑一步,这一步往往就是决赛的补时,就是点球线的呼吸,就是一辈子忘不掉的尖叫。
球员被这么烧过一次,终生都带着火,走到哪都烫脚。
穆里尼奥是不是历史最佳,谁也说不准,但被他烫过的人,名单还在加长。
来源:元气风筝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