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4:2战胜陈幸同晋级,粉丝的不满到达顶峰:规则不是摆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14:26 2

摘要:上周澳门赛,陈幸同一个撩发动作,把孙颖莎到手的得分直接“归零”。

“头发丝儿挡眼,就能重赛?

上周澳门赛,陈幸同一个撩发动作,把孙颖莎到手的得分直接“归零”。

裁判手势一出,全场嗡嗡:这也能停?

现场坐我旁边的大哥,爆米花停在嘴边,愣了五秒:“姐,我上班迟到一分钟都扣钱,她们说停就停?

别笑,他一句话把规则漏洞拍在台面上。

新规则写得明明白白:只有死球才能叫暂停,活球想重赛,得“不可抗力”。

汗珠进眼,算哪门子天灾?

裁判组却给过,理由是“视线受阻,击球动作变形”。

翻译成人话:汗水算暗器,头发是帮凶。

可同样场景,中国选手成功率只有三成二,欧洲人快六成。

前国际裁判王欣直接点破:外语不会吵,吃亏就吃在不会“用规则吵架”。

想想也是,国内训练99%时间练怎么把球打穿,谁给你模拟“汗滴砸睫毛”怎么举手?

更离谱的是WTT后台数据:去年这种“小插曲”多了17%。

观众不买账,微博话题两天飙到2.3亿阅读,热评第一只有四个字——“双标现场”。

有人贴出旧账:去年新乡赛,法国小哥球拍磕桌,申请重赛被驳回,原因是没有“明显可见”的损坏。

到了同一个月,瑞典选手观众席一声尖叫,立刻重打。

合着规则是橡皮泥,谁手劲大谁捏?

孙颖莎赛后一句“插曲也是比赛”,被粉丝夸大气。

可转头她在澳门热身就多了一个动作:毛巾擦完额角,再压一圈发带。

顶尖选手的自救,往往比规则升级更快。

国际乒联已经把这事儿写进2024修订表,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对普通观众来说,与其等官样文件,不如学会三句话:

1 活球别举手,举手必录像。

2 汗珠进眼先别擦,先死球,再擦,再说话。

3 英语不会,关键词得背:distraction、visibility、not intentional。

下次再看直播,裁判一抬手,你就能跟身边朋友吐槽:“这球要是放在去年巴黎,大概率不给停。

对方一定会问:“你怎么知道?

把这篇文章甩给他,顺便问一句:

要是你上班汗滴键盘,能申请重来五分钟吗?

来源:蠢羊聊体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