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越能自己创造快乐,不依赖他也能笑得灿烂,他越忍不住想“把好东西塞到你手里,让你笑得更久一点”。
大家好啊,我是妮夏,一个有着 14 年情感分析经验的女性博主。
总有人觉得“让男人花钱要靠撒娇要、哭着闹”,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男人的钱袋,从来不是被“索取”打开的,是被“你的快乐”勾开的。
你越能自己创造快乐,不依赖他也能笑得灿烂,他越忍不住想“把好东西塞到你手里,让你笑得更久一点”。
01
他跟你在一起舒服,才愿意花钱买这份舒服
男人最怕什么?
怕跟“负能量黑洞”在一起。
你总抱怨“今天好无聊”“这饭不好吃”“你怎么不陪我”,他本来想放松,结果被你搞得压力山大,别说花钱,连见面都想躲。
可会自己快乐的女人,自带“情绪充电”属性。
哪怕只是逛个菜市场,你也能对着新鲜的草莓眼睛发亮;
哪怕只是在家追剧,你也能因为剧情笑出鹅叫;
哪怕只是做杯手冲咖啡,你也能慢悠悠品出幸福感。
《去有风的地方》里许红豆刚到大理时,没急着找谢之遥陪,反而自己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早上跟着民宿阿姨去田里摘豌豆,蹲在田埂上跟阿姨唠嗑,笑得露出小虎牙;
下午去市集挑扎染布料,拿着两块蓝布比对半天,纠结“这个有小花纹,那个是纯色,都好喜欢”;
晚上在院子里点上香薰,泡杯茶看星星,发朋友圈说“今天的风都是甜的”。
谢之遥第一次见她这么开心,是在市集——许红豆拿着一串糖画,咬了一口,眼睛瞬间弯成月牙,还跟摊主说“您这手艺真好,比我小时候吃的还甜”。
后来谢之遥说:“当时就觉得,她笑起来像晒太阳,暖得人心里发慌,就想把市集里最好的东西都买给她,让她多笑一会儿。”
他后来带许红豆去逛非遗工坊,给她买手工银镯子,不是因为许红豆要,是因为“看她拿到镯子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比我自己赚钱还开心”。
我朋友小夏喜欢养多肉,不用男友帮忙,自己周末蹲在阳台换盆、施肥,对着胖乎乎的多肉自言自语:“你怎么又长胖了,是不是偷偷喝太多水了?”
男友坐在旁边看她,笑着说“你跟多肉说话的样子,比看剧还好玩”,后来悄悄在网上买了进口的多肉颗粒土、好看的陶瓷花盆,搬回家时说“给你的‘多肉宝宝’换个新家,看它们能不能长得更胖”。
小夏没说“我想要花盆”,可她对着多肉的开心,感染了男友。
男人花钱的本质,是“想留住让他舒服的情绪”。
你越能自己创造快乐,他跟你在一起时越放松,越愿意“花钱买你这份快乐”。
你喜欢烘焙,他会买好的黄油给你;你喜欢露营,他会买舒服的帐篷给你;你喜欢看书,他会买你想看的精装版给你。
不是你要,是他想“参与”你的快乐,让这份舒服的感觉更久一点。
02
你越不依赖,他越想“送上门”
有些女生总觉得“男人就该给我快乐”。
他不陪你逛街,你就生气;他不给你买礼物,你就委屈;他没带你去网红店,你就抱怨。
可越这样,男人越觉得“你的快乐是负担”,反而不想花钱。会自己快乐的女人,从不说“你要给我快乐”,却能让男人主动“把快乐送上门”。
《大江大河3》里的梁思申,就是典型的“自己找乐子”选手。
她喜欢研究海外投资,不用宋运辉陪,自己坐在书房看外文财报,看到好的投资案例,会兴奋地拍桌子:“这个思路太妙了!”
宋运辉有时候加班回来,看到她趴在书桌上写分析,头发乱了也没在意,嘴里还念叨“这个数据再算一遍就对了”,忍不住笑:“你研究这些的样子,比谈成大项目还开心。”
后来宋运辉托人从美国带回来一套稀缺的投资类书籍,还买了最新的数据分析软件,递到梁思申面前说:“你之前说想看这套书,我找朋友帮忙弄到了;这个软件能自动算数据,省得你熬夜算。”
梁思申没说“我想要这些”,可她对爱好的热情、自己研究的快乐,让宋运辉觉得“我得帮她把快乐升级,让她研究起来更顺心”。
我同事莉莉,之前总跟男友要快乐:“你周末带我去打卡那家网红餐厅”“你给我买那个新出的香水”“你陪我去看演唱会”。
男友一开始还愿意,后来慢慢觉得累:“好像我不花钱,你就不会开心。”
后来莉莉开始自己学插花,周末去花店上课,对着鲜花修剪、搭配,自己拍照片发朋友圈,笑得特别开心。
男友看到后,反而主动说“我帮你买个好看的花瓶吧,插你的花肯定好看”,还会周末陪她去花店,帮她搬花材。
男人的心理很简单,你越不把“快乐”当成“他的任务”,他越愿意主动付出。
你自己能把日子过乐呵,他会觉得“你的快乐是真的,不是装出来的”,反而想“多做一点,让你更快乐”。
就像你自己能把咖啡冲得好喝,他会想“给你买更好的咖啡豆”;你自己能把电影看得开心,他会想“带你去IMAX厅再看一遍”。
不是你要,是他想“成为你快乐的一部分”。
03
把他的付出变成“快乐放大器”
来源:妮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