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喜人课间游戏时间》第一期的弹幕,满屏都在刷“比正片好笑三倍”,顺手点进去,结果笑到手机砸脸。
“正片才5.8分,衍生却爆了?
”——昨晚刷到《喜人课间游戏时间》第一期的弹幕,满屏都在刷“比正片好笑三倍”,顺手点进去,结果笑到手机砸脸。
八分钟,就八分钟,土豆吕严把“四小名著”演成rap,酷腾天放歪脖子定格,弹幕直接飘“汤姆猫本猫”。
数据更离谱:骨朵说首期播放量冲了正片3.2倍,微博#天放歪脖子#单话题2.1亿,抖音模仿秀300万人跟拍,连我那个只追恋综的室友都跟着扭脖子,说治好了多年落枕。
很多人纳闷,一档“边角料”怎么把正片按在地上摩擦?
答案其实特简单——它把“上班感”摘干净了。
正片里演员得顾剧本、顾晋级、顾煽情,像加班写PPT;衍生里直接掀桌子,画演猜环节,李诞刚亮题板“皇帝的新衣”,土豆反手把外套脱给吕严,自己光膀子蹲角落喊“朕凉透了”,全场瞬间爆炸。
没有淘汰、没有淘汰感言、没有“喜剧要有意义”,只有“谁先把谁笑缺氧”。
观众要的就是这股“课间十分钟”的野味,谁还愿意回教室听教导主任讲话?
更鸡贼的是节目组连夜加菜。
官方刚预热,第二期把徐志胜薅来当飞行,路透里他顶着一头卷毛被观众现场出题“用青岛话表白一只塑料袋”,徐志胜张嘴就来:“袋儿,你装得下全世界,却装不下我这一颗爱你的心。
”拍完连他自己都笑蹲了。
新增“即兴喜剧擂台”直接开麦给观众,谁嗓门大谁点题,演员三秒接梗,接不住就现场做十个扭脖子天放同款——这哪是综艺,分明是大型网友许愿池。
优酷后台说,正片因此回流30%的“遗珠”观众,豆瓣评分从5.8爬回6.5,堪称医学奇迹。
钱的味道也跟着飘。
首期播完,三个新品牌连夜塞钱,把第二期的广告位抬价40%。
听说某功能饮料原本预算投体育,看完数据直接把明年Q1的子弹全押“课间”,销售总监发朋友圈:“年轻人笑到缺氧就得补糖,场景闭环了。
”更离谱的是酷腾天放,上周还被吐槽“查无此组合”,现在已经收到《奔跑吧》特别季邀约,导演组放话“别的不用干,就保持歪脖子”。
蒋易在采访里偷偷透露,他们线下专场门票原本卖99都嫌贵,现在280的票被黄牛炒到450,还“爱买不买”。
当然,也不是没有隐忧。
即兴梗一旦失控就容易翻车,观众点题“职场PUA”“彩礼”这类雷区,演员接不住就会秒变社死现场。
另外,番茄台前车之鉴在那——《极限挑战》当年也靠“男人帮”野路子封神,后来嘉宾换血、游戏重复,评分一路跳水。
好在“喜人”底子厚,土豆吕严的“四小名著”已经单独开专栏,每期二创一个新名著,弹幕催更比催对象还凶;李诞更精,直接放话“节目不做人设,谁装谁下车”,把风险前置,比某些等到塌房才发声明的聪明太多。
说白了,大家早被“上价值”的综艺整疲了,就想下班点个外卖,看八个显眼包互坑,笑到腹肌抽筋,然后关机睡觉。
谁要是再端着,观众立马用脚投票。
昨晚刷完最新预告,徐志胜把塑料袋情话讲完,镜头扫到观众席,一个小姑娘笑到隐形眼镜掉出来,边哭边鼓掌。
那一刻突然懂了:喜剧的尽头不是深刻,是“这节课老师请假,大家随便玩”。
至于能火几季?
管他呢,先笑完这十分钟再说。
来源:高冷铅笔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