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汇聚多国代表的谈判,虽聚焦于结束战斗与释放人质的具体协议,但双方在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战后治理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分歧,局势走向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目光。
在加沙地带冲突爆发近两年之际,巴以局势迎来关键转折点,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停火谈判于6日在埃及正式启动。
这场汇聚多国代表的谈判,虽聚焦于结束战斗与释放人质的具体协议,但双方在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沙战后治理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分歧,局势走向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目光。
此次谈判的参与阵容凸显其重要性。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除了作为中间协调方的卡塔尔首相兼外长穆罕默德外,美国中东事务特使威特科夫、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兼前高级顾问库什纳也参与其中,各方重点讨论释放人质的具体流程与细节。
从谈判预期来看,哈马斯大概率会将“以军停止军事行动、从加沙人口稠密地区撤军”作为释放人质的核心条件,这也是此前多轮非正式接触中哈马斯反复强调的诉求。
而以色列方面,虽暂未公开表态,但从其近期动作来看,对人质释放议题的关注度极高,毕竟自冲突升级以来,多名人质的安危一直是以色列国内舆论的重要关切点。
美国在此次谈判中扮演着关键推动角色。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对记者透露,停火相关的和平计划“可能出现一些调整”,谈判“预计需要几天时间”。
同时他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截至目前与哈马斯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且迅速”,并期待6日的会谈能“敲定最终细节”。
现任政府方面,美国国务卿鲁比奥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将谈判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聚焦人质释放,第二阶段则探讨加沙战后治理问题。
鲁比奥坦言,要建立“排除哈马斯的加沙治理结构”,“需要投入大量努力和时间”。
因此6日的会谈将优先推进人质释放相关谈判,且目前技术层面的协商已率先启动,他个人希望能在“本周初”达成初步协议。
不过,谈判背后的分歧依然显著。哈马斯已明确表示,在“解除武装”和“加沙战后治理计划”这两大议题上,与以色列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
对哈马斯而言,解除武装意味着放弃核心力量,而战后治理权更是关系到其在加沙的生存根基。
以色列则始终将哈马斯武装视为安全威胁,要求其解除武装,并希望主导或深度参与加沙战后治理,以保障自身边境安全。
这种根本性分歧,使得谈判即便在人质释放问题上取得进展,后续在长期停火与治理安排上仍可能面临阻碍。
与此同时,加沙地带的局势并未因谈判启动而完全平静。
据外媒报道,尽管以色列军队已对军事行动有所限制,但5日仍有至少24人在袭击中丧生,冲突带来的伤亡仍在持续。
以色列军事参谋长扎米尔5日视察了驻扎在加沙地带的部队,并发出明确信号:“如果政治谈判未能取得成功,以色列军队将重返战斗状态。”
这一表态既体现了以色列对谈判的谨慎态度,也暗示着若谈判破裂,加沙局势可能再度升级。
回顾这场已持续两年的冲突,其造成的人道主义代价极为沉重。
截至目前,加沙地带已有超过6.7万人在战斗中死亡,以色列军队在地面入侵后也有460多名士兵阵亡。
如此惨重的伤亡,让国际社会对停火谈判的期待愈发强烈。
从当前态势来看,此次埃及停火谈判是巴以双方缓解冲突的重要契机,人质释放议题的突破或将成为打开局面的关键。
但要实现长期稳定的停火,还需双方在解除武装、战后治理等分歧议题上找到平衡点,同时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持续协调与推动。
这场谈判的走向,不仅决定着加沙民众能否早日脱离战火,更将对中东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说一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