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秋天,我在小区楼下的早餐摊碰到老杨,他手里攥着手机,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屏幕上是一只科技股的走势图,股价在15块左右横盘了快两个月,他熬不住,前几天刚割肉,结果割完就涨了3块。
2020年秋天,我在小区楼下的早餐摊碰到老杨,他手里攥着手机,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屏幕上是一只科技股的走势图,股价在15块左右横盘了快两个月,他熬不住,前几天刚割肉,结果割完就涨了3块。
“我怎么就拿不住呢?早知道再等等!”老杨咬着油条,语气里满是懊悔。我凑过去看了眼筹码分布图,心里立马有了数——这只票在横盘期间,底部筹码越来越集中,顶部的套牢盘几乎消失,明显是主力吸筹完毕的征兆,他偏偏在启动前割了肉。
那天我跟老杨聊了一个多小时,把筹码里的门道讲给他听。半年后他找到我,说照着“看筹码”的方法,抓住了一只翻倍的新能源股,不仅把之前亏的钱赚了回来,还多赚了10万。
其实在股市里待久了就会发现,散户最吃亏的不是不会选股,而是看不懂主力的“小动作”。主力吸筹时,股价往往没什么动静,很多人熬不住就割肉离场;等主力吸筹完毕开始拉升,散户又追进去接盘,最后被套在高位。而筹码分布,就是主力藏不住的“尾巴”——不管他们怎么伪装,筹码的变化都骗不了人。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13年的炒股经历,跟大家聊聊主力吸筹完毕的5个筹码征兆,学会这些,至少能让你避开80%的“割在启动前”的坑。
一、别被“横盘”骗了!底部筹码越来越集中,其实是主力在“偷偷囤货”
刚炒股那几年,我也犯过老杨一样的错——看到股票横盘不动就心烦,总觉得“没希望”,忍不住割肉换股。结果往往是,我一卖,股票就开始涨,气得我拍大腿。
2015年牛市过后,我买了一只消费股,18块进场,结果股价一直在16块到18块之间横盘,整整横了3个月。那时候我每天看盘,看着别的股票涨,就这只票不动,心里越来越慌,最后在17块割了肉,亏了5000多。
没想到割完不到半个月,这只票突然放量上涨,不到一个月就涨到了25块。我翻回去看筹码分布图,才发现横盘期间,底部的筹码(也就是16-18块的筹码)越来越集中,从一开始的30%涨到了70%,而顶部的套牢盘早就消失了。后来我才明白,这不是“没希望”,而是主力在横盘期间偷偷吸筹,把散户的筹码都骗了过去。
从那以后,我总结出一个判断主力吸筹的关键:横盘期间,底部筹码占比超过60%,而且越来越集中,就是主力吸筹完毕的信号。就像菜市场里的商贩,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囤货,等货囤够了,就开始涨价。
怎么看底部筹码集中?其实很简单,打开股票软件的筹码分布图,看屏幕下方的“筹码峰”——如果下面的筹码峰又高又尖,上面的筹码峰很矮或者没有,就说明底部筹码集中。比如一只股票在10-12块横盘,筹码峰主要集中在10-12块,而且占比越来越大,就是主力在吸筹。
2022年,我碰到一只医药股,在12-14块横盘了两个多月,底部筹码占比从40%涨到了75%。我这次没着急,在13块买了进去,果然,横盘结束后,这只票涨到了20块,我赚了50%多。
二、“洗盘”结束的信号:筹码在低位单峰密集,突然放量突破
主力吸筹完毕后,不会马上拉升,往往会先“洗盘”——把那些不坚定的散户吓走,避免拉升时有人中途下车。很多散户就是在洗盘的时候被吓出去,错过后面的上涨。
2018年,我买了一只基建股,当时股价在10块左右,底部筹码已经很集中了。我以为要涨了,结果股价突然跌到9块,还放量下跌,看起来“很危险”。我身边的朋友都劝我“赶紧卖”,说“要大跌了”。
那时候我也有点慌,但我看了眼筹码分布图——底部的筹码峰没动,还是集中在9-10块,而且没有分散。我心想:“主力要是想出货,筹码肯定会分散,现在筹码没动,肯定是洗盘。”于是我没卖,还在9块补了500股。
果然,跌了三天后,这只票突然放量上涨,突破了之前的横盘区间(10块),之后一路涨到15块。我后来才知道,这是主力典型的“洗盘手法”——先跌一点,吓走散户,然后再拉升。
这种洗盘结束的信号,我总结为两点:
1. 筹码在低位单峰密集:就是筹码峰主要集中在一个区间,没有其他明显的筹码峰,说明主力已经把大部分筹码拿到手了。
2. 突然放量突破横盘区间:洗盘结束后,主力会用少量资金放量突破之前的横盘高点,这时候就是进场的好机会。
2023年,我操作过一只半导体股,在15-17块横盘,底部筹码单峰密集。某天突然放量突破17块,我在17块2买了进去,后来这只票涨到了23块,我赚了30%多。
三、主力“锁仓”的征兆:股价上涨,筹码却不分散
很多散户以为,股价上涨时,筹码会跟着分散,其实不是——如果是主力拉升,筹码不仅不会分散,还会保持集中,这就是主力“锁仓”的信号。
2019年,我买了一只新能源股,10块进场,之后股价慢慢涨到12块。我看筹码分布图,发现底部的筹码(10-12块)还是很集中,占比超过70%,没有分散的迹象。我心想:“主力没出货,还能涨。”于是继续拿着。
果然,这只票后来涨到了18块,期间筹码一直保持集中,直到涨到18块时,筹码才开始分散,我这才卖了,赚了80%多。
要是主力出货,筹码会怎么样?比如一只股票上涨时,底部的筹码峰慢慢变矮,上面的筹码峰越来越高,就说明主力在偷偷卖筹码,散户在接盘,这时候就要赶紧离场。
2021年,我关注过一只白酒股,从20块涨到30块,期间筹码一直集中。但涨到30块后,底部筹码开始分散,上面的筹码越来越多,我赶紧提醒身边的朋友卖。后来这只票跌到了22块,很多没卖的散户被套了很久。
所以判断主力是否锁仓,关键看两点:
- 股价上涨时,底部筹码峰是否保持不变,占比是否超过60%。
- 有没有出现“顶部筹码峰增多,底部筹码峰减少”的情况。
四、散户最容易忽略的信号:“筹码穿透率”高,主力要启动
很多散户只看筹码峰,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指标——“筹码穿透率”。其实筹码穿透率高,也是主力吸筹完毕的信号,而且很准。
什么是筹码穿透率?简单说,就是股价突破某个筹码区间时,穿透的筹码数量占该区间总筹码的比例。比如一只股票在10-12块有很多筹码,股价突破12块时,穿透了这个区间80%的筹码,说明筹码穿透率很高。
2020年,我买了一只科技股,当时股价在12-14块横盘,底部筹码集中。某天股价突破14块,筹码穿透率达到了85%,我马上买了进去。后来这只票涨到了20块,我赚了40%多。
为什么筹码穿透率高是信号?因为如果筹码穿透率低,说明股价突破时遇到的阻力大,可能是主力在出货;如果穿透率高,说明阻力小,主力已经把大部分筹码拿到手了,拉升起来很容易。
怎么看筹码穿透率?大部分股票软件都有这个指标,在筹码分布图的旁边,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如果穿透率超过70%,就是高穿透率,值得关注。
2022年,我碰到一只消费股,在15-17块横盘,筹码穿透率一直很低,不到30%。我没敢买,后来这只票果然没涨,还跌了5块。要是当时没看穿透率,我肯定会被套。
五、实战案例:靠“筹码征兆”抓翻倍股,我帮邻居从亏3万到赚8万
2023年年初,邻居王姐找到我,说她买的一只光伏股从18块跌到14块,6万本金亏了3万多,问我该怎么办。我看了下筹码分布图,发现这只票在14-16块横盘,底部筹码占比已经达到70%,而且筹码穿透率在慢慢提高,明显是主力吸筹的征兆。
我让王姐按这几步操作:
1. 先别急着割肉,看筹码是否继续集中——如果底部筹码占比保持在60%以上,就拿着。
2. 等股价突破横盘区间(16块),而且筹码穿透率超过70%,就补仓。
3. 拉升期间,如果筹码不分散,就继续拿着;一旦筹码开始分散,就卖。
王姐听了我的建议,没割肉,继续拿着。过了一个月,这只票突然放量突破16块,筹码穿透率达到了80%,王姐在16块2补了仓,成本降到了15块。
之后这只票开始拉升,期间筹码一直保持集中,王姐没卖。直到涨到28块时,筹码开始分散,底部筹码占比降到了30%,王姐才卖了。最后算下来,她不仅把亏的3万赚了回来,还多赚了8万多。
王姐后来跟我说:“以前只知道看K线,没想到筹码这么有用,要是早知道,就不会亏那么多了。”其实很多散户都是这样,忽略了筹码这个“主力探测器”,结果要么割在启动前,要么套在高位。
六、总结:看懂筹码,就是看懂主力的“心思”
13年的炒股生涯,我见过太多散户因为看不懂筹码而吃亏——要么在主力吸筹时割肉,要么在主力出货时追涨。其实筹码就像主力的“日记”,里面记录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要你能看懂,就能跟着主力赚钱。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5个筹码征兆,都很简单,新手也能学会:
1. 横盘期间,底部筹码占比超过60%,且越来越集中。
2. 筹码在低位单峰密集,突然放量突破横盘区间。
3. 股价上涨时,底部筹码不分散,保持集中。
4. 筹码穿透率超过70%,股价突破阻力小。
5. 洗盘时,底部筹码峰不动,没有明显分散。
当然,没有哪种方法是万能的,看筹码也要结合大盘、行业和公司业绩——如果大盘不好,或者公司业绩差,就算有筹码信号,也可能不涨。但如果大盘和业绩都没问题,再加上筹码信号,赚钱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最后想跟大家说,炒股不是赌运气,而是靠看懂市场信号。筹码就是最真实的信号之一,学会看筹码,不一定能让你一夜暴富,但能让你避开大多数坑,在股市里走得更稳、更远。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你曾经因为看不懂筹码而踩过哪些坑,或者有什么看筹码的小技巧,我们一起交流学习。下次我会跟大家聊聊“如何通过筹码判断主力的出货时间”,帮你避开套牢风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别错过干货。
来源:红姐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