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 9 月销量数据分析各企业发展前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03:15 1

摘要:2025年9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预计达21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NEV,包括纯电动和插混)销量约125万辆,渗透率达58.1%,较燃油车(ICE)多出35万辆,显示出NEV替代ICE的加速趋势。 这一数据反映了政策支持、价格战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市场分化:

2025年9月中国车企销量数据分析

2025年9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预计达21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NEV,包括纯电动和插混)销量约125万辆,渗透率达58.1%,较燃油车(ICE)多出35万辆,显示出NEV替代ICE的加速趋势。 这一数据反映了政策支持、价格战和技术进步推动下的市场分化:NEV增长强劲,而ICE销量持续下滑,受环保法规和消费者偏好影响。以下基于最新汇总数据,区分NEV和ICE销量,对主要车企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IT之家实时更新及其他权威来源,部分车企未公布精确ICE细分,按总销量扣减NEV估算。主要车企9月销量汇总表(单位:辆)

排名车企名称总销量NEV销量ICE销量(估算)NEV占比同比变化(总/NEV)环比变化(总/NEV)数据来源1比亚迪396,270396,2700100%-5.5% / -5.5%- / -
2奇瑞集团280,46991,590188,87932.7%+14.7% / +55.4%- / -
3吉利汽车273,125~161,144~111,981~59%+35% / +高增长- / -4长安汽车266,000103,000163,00038.7%+25% / +87%- / -5北汽集团157,000~97,000~60,000~62%+1.3% / +18.2%(自主)+15% / -
6上汽通用五菱155,579100,59354,98664.7%- / +48.3%(累计)- / -
7一汽-大众146,385~10,000~136,385~7%- / -- / -估算8长城汽车133,63945,96187,67834.4%+23.29% / 高增长- / -9上汽乘用车97,000~80,000~17,000~82%+52% / 高增长+37% / -估算10上汽大众91,300~15,000~76,300~16%- / -+1.4% / -估算11零跑汽车66,65766,6570100%+97% / +97%- / -
12鸿蒙智行52,91652,9160100%+32.5% / +32.5%+18.7% / +18.7%
13极氪汽车51,15951,1590100%+8.5% / +8.5%- / -
14小鹏汽车41,58141,5810100%+95% / +95%+10% / +10%
15小米汽车40,00040,0000100%- / -- / -
16蔚来34,74934,7490100%+64% / +64%- / -
17理想汽车33,95133,9510100%- / -- / -
18深蓝汽车33,62633,6260100%+48.1% / +48.1%+19.1% / +19.1%
19广汽埃安29,11329,1130100%-18.6% / -18.6%+7.6% / +7.6%
20阿维塔11,02811,0280100%+ / ++ / +

说明:NEV占比基于公布数据计算,ICE为总销量减NEV估算;部分变化仅为总销量或NEV;新势力车企(如零跑、小鹏等)均为全NEV,无ICE销量。 整体NEV销量占比市场58.1%,传统车企NEV转型加速,但合资品牌(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ICE仍占主导。各企业详细分析与发展前景以下针对前10名传统车企及主要新势力,结合销量表现、市场份额、转型进度、海外布局和技术创新,评估发展前景。前景评级分为“乐观”(高增长潜力)、“稳健”(可持续但需加速转型)和“谨慎”(面临挑战)。

比亚迪(总销量冠军,全NEV)
9月销量396,270辆,环比持平但同比微降5.5%,累计1-9月超326万,完成年度460万目标62%。NEV渗透率100%,DM-i混动和刀片电池技术领先。
前景分析:乐观。作为全球NEV龙头,比亚迪海外销量激增(8月海外+146%),2025年出口目标超50万,供应链自给率高,能抵御价格战。智能化(如DiPilot系统)将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预计2026年销量破500万,全球份额超20%。奇瑞集团(出口强劲)
总280,469辆,NEV 91,590辆(+55.4%),ICE占比67%,出口137,624辆(+26.2%)。
前景分析:乐观。奇瑞在低端NEV(如小蚂蚁)和出口(如Tiggo系列)表现突出,1-9月累计NEV超50万。海外产能扩张(泰国工厂)和混动技术迭代将支撑增长,但需提升品牌溢价。预计2025年总销量超350万,NEV占比升至50%。吉利汽车(增长王)
总273,125辆(+35%),NEV占比约59%(银河品牌120,868辆,+131%),累计完成年度300万目标63%。
前景分析:乐观。吉利NEV转型最快,银河/领克品牌智能化领先(NOA系统),控股沃尔沃/极氪增强技术储备。海外并购(如莲花复苏)助力出口,价格战中毛利率稳定。2026年有望挑战比亚迪,NEV销量破200万。长安汽车(NEV加速)
总266,000辆(+25%),NEV 103,000辆(+87%),海外6万(+23%)。
前景分析:稳健。长安深蓝/阿维塔双品牌NEV布局有效,CS75 PLUS等ICE仍贡献大头,但NEV渗透率从30%升至38.7%。与华为合作(智界)提升智能竞争力,海外深耕东南亚。需警惕库存压力,预计2025年NEV占比超50%,总销量稳超300万。北汽集团(自主品牌拉动)
总157,000辆(+1.3%),自主NEV约97,000辆(+18.2%),合资ICE占比高。
前景分析:谨慎。北汽BJ/极狐NEV增长,但合资(如北京奔驰)ICE依赖强,整体增速滞后。北京政策支持下,L2+智能驾驶推进中,但品牌影响力弱。需加速NEV出口,预计2025年总销量250万,NEV占比升至70%否则落后。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专家)
总155,579辆,NEV 100,593辆(累计+48.3%),宏光MINI EV贡献大。
前景分析:稳健。五菱专注低价NEV,农村/城市微型市场份额超30%,但高端乏力。上汽集团整体NEV转型中,五菱作为子品牌支撑销量。未来靠全球化(如印尼工厂),预计NEV销量全年超100万,稳居中低端领导者。一汽-大众(合资老大)
总146,385辆,NEV占比低(~7%),ICE主导(如朗逸/探岳)。
前景分析:谨慎。ID系列NEV销量不足1万,受大众集团电动化延缓影响,ICE市场萎缩。需加速本地化混动,累计完成目标60%,但NEV渗透率不足10%。若不提速,2026年份额或降至5%,前景依赖大众全球战略。长城汽车(SUV专注)
总133,639辆(+23.29%),NEV 45,961辆,海外50,269辆。
前景分析:稳健。哈弗/坦克ICE强,但欧拉/魏牌NEV增长快,咖啡智能系统加持。海外出口翻番(俄罗斯/泰国),但价格战挤压利润。预计2025年NEV占比超40%,总销量超180万,SUV细分仍具竞争力。上汽乘用车(荣威/大通)
总97,000辆(+52%),NEV占比~82%。
前景分析:稳健。上汽集团子品牌,Marvel R等NEV热销,智能化(斑马系统)优势。但整体集团ICE拖累,需深化与阿里合作。全年目标完成61%,NEV销量有望破80万,前景依赖高端突破。上汽大众(类似一汽-大众)
总91,300辆(+1.4%环比),NEV占比~16%。
前景分析:谨慎。帕萨特等ICE销量下滑,ID.4 NEV微增。大众电动化滞后,上汽需本地研发。预计NEV占比缓慢升至20%,总销量稳定但增长有限。

新势力车企分析(全NEV,增长迅猛)新势力9月总交付超30万,环比多增20%,累计超200万,渗透高端市场。

零跑汽车(66,657辆,+97%):首破6万,累计100万。前景乐观:C01/C10爆款,L2+ ADAS领先,自研电机成本低。2026年目标200万,出口欧洲潜力大。鸿蒙智行(52,916辆,+32.5%):问界M9大定破11万。前景乐观:华为HarmonyOS生态,高端增程车份额超20%。全年超70万,智能化弯道超车。极氪汽车(51,159辆,+8.5%):站上5万。前景稳健:吉利背书,001 FR爆款,但价格战中需控成本。预计全年50万,欧洲布局关键。小鹏汽车(41,581辆,+95%):破4万,G9热销。前景乐观:XNGP全场景NOA领先,Q4目标15万。累计31.3万,智能化+海外(欧洲)双轮驱动。小米汽车(40,000辆):破4万,SU7贡献大。前景乐观:生态流量变现快,Q3已超10万。2025年目标35万,高端智能轿车潜力无限。蔚来(34,749辆,+64%):超理想。前景稳健:换电网络独特,ONVO子品牌拉低门槛。累计近百万,欧洲销量翻番,但需控亏损。理想汽车(33,951辆):L系列稳定。前景稳健:增程家用车王者,累计95万。但竞争加剧,需推纯电。全年目标超40万。深蓝汽车(33,626辆,+48.1%):S05热销。前景谨慎:长安子品牌,SL03转型中,但品牌弱。需借长安资源,预计全年30万。广汽埃安(29,113辆,-18.6%):环比+7.6%。前景谨慎:AION V销量下滑,需重振高端。全年目标难达,转型压力大。

总体展望9月数据凸显NEV主导,传统车企NEV占比平均40%(新势力100%),价格战下毛利承压,但出口和智能化成新增长点。2025年全年NEV渗透率或超60%,比亚迪/吉利领跑转型,传统合资需加速电动化。新势力百万级交付常态化,高端市场鏖战激烈。建议关注政策(如补贴延期)和全球贸易风险。

来源:小小的小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