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晚上又参加了工地板房的读书会。十二个人挤在漏风的铁皮屋里,每人发了本二手书。张师傅说他今年四十了还是只会砌墙,老李说儿子在深圳送外卖月入八千,我们都沉默了。水泥袋子堆成的书架歪斜着,王姐翻着《时间管理课》嘟囔:"要是早看明白这话,日子该不一样"。
昨天晚上又参加了工地板房的读书会。十二个人挤在漏风的铁皮屋里,每人发了本二手书。张师傅说他今年四十了还是只会砌墙,老李说儿子在深圳送外卖月入八千,我们都沉默了。水泥袋子堆成的书架歪斜着,王姐翻着《时间管理课》嘟囔:"要是早看明白这话,日子该不一样"。
工地食堂打烊后总有人留在板房。前两个月刚走了个河南小伙,把攒下的六万块钱投进直播带货,现在天天跟我们抱怨没流量。隔壁工程队的广东兄弟却靠朋友圈卖本地特产红了,最近搬去县城开工作室了。有人算账说体力活十年也就存二十来万,城里读个夜大再转行,可能翻三倍。
上个月老赵偷偷买了本《孙子兵法》,边抹水泥灰边看。他说工头让学点管理,真当领导了才发现书里说的跟工地指挥八竿子打不着。倒是王大姐拿《论语》教新工人处事,包工头夸她管人顺手。文化程度不高的李大强最近总刷某个创业视频号,说要跟着学做自媒体。
板房墙上贴着工资表,数字小得叫人心慌。去年小陈跟着同学去搞电商,半年亏光存款还不上房贷。隔壁建筑系毕业生回老家设计民宿,现在月入过万。有人问为什么同样读书,结局差那么多,没人回答,只听见翻书声沙沙响。
工地食堂墙上总贴着"安全生产"标语,现在又被读书打卡表盖住了。年轻工人凑钱买了投影仪,晚上下工放职场剧。上周老赵媳妇打电话哭穷,他说再熬两年,想考个建筑监理证。夜里守门大爷偷偷翻看《高效能人士的5个习惯》,电筒光照在起皮的墙纸上晃动。
手机群里有人说短视频能月入十万,又有人说全在骗新人交会费。老张指着新闻说有个卖菜大妈直播火了,马上又叹气:"咱不会弄那些特效。"板房铁皮被风吹得哗啦响,谁家收音机放着励志歌,歌词说要把握时机,没人接话。
最近大家发现新奇怪事:包工头开始收藏建筑类书籍,小年轻们抢着帮技术员画图。以前觉得没用的文化课,现在悄悄成了内部晋升条件。上个月工地开了个技术比武,带文化考试的项目拿了奖金。有人说这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但也有人真的开始晚自习。
工地东头新建了图书角,都是工友们互相传看的书。老赵借了本《中国经济史》,说想搞明白为啥南方人做生意厉害。王大姐在笔记本抄成语故事,准备给女儿辅导作文。深夜的板房偶尔会飘出《国富论》的章节朗读声,和搅拌机的轰鸣混在一起。
现在每天收工第一件事变成清点充电宝,手机里存着各种课程链接。有人试水自媒体拍工地vlog,点赞数少得可怜。老李坚持每天背单词,说孩子明年高考,不能输在文化上。昨天暴雨突袭板房漏雨时,所有人手忙脚乱不是抢救行李,而是去捞泡在水里的书本。
来源:柒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