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月娘节、玩月节、拜月节、祭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恰值三秋之半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有一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日。
圆月
中秋赏月感怀
(2025年10月6日˙通韵)
桂魄银辉洒宇寰,人间天上共清欢。
琼楼醉影仙槎渡,庐舍温情烛焰团。
万里金风舒素袖,千重瑞气绕篱栏。
今宵畅饮吴刚酒,且待明朝月更圆。
中秋月饼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月光诞、月亮节、月娘节、玩月节、拜月节、祭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恰值三秋之半的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有一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日。
明月
中秋节始于先秦,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北宋以后,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成为我国法定节假日。
月饼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猜谜、玩花灯,燃灯、烧塔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八月桂花香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认可比较广泛的说法是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月饼
也有学者认为,中秋节源自先民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在发展中融合了天子夕月、秋社、赏月等多种风俗事项。当然,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还有很多美丽动人、耐人寻味的传说,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吴刚酿桂花酒、蟾蜍月精、月宫(广寒宫)纷争等等。
圆月
中秋节有四大吉祥物,即月饼、丹桂、玉兔、蟾蜍。其中月饼代表团圆;丹桂寓意富贵;玉兔捣药是长寿的象征;蟾蜍属蛙类,蛙者多子也,这是古人富贵、长寿、多子多福观念在吉祥文化中的体现。在这四大吉祥物中,蟾蜍是最有趣的,传说蟾蜍为月精,是由仙女嫦娥所化。蟾蜍又称金蟾、蛤蟆,俗称癞蛤蟆。蟾蜍浑身长满疙瘩,外形不太雅观,但它却是人类的朋友,以食害虫为生,对农作物有益。此外,其皮肤疣内分泌一种透明的白汁黏液,中药称为蟾酥,可入药,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毒疮的良药;而蟾酥与麝香等中药合于一起,制成“六神丸”,是治咽喉疼痛、喉蛾、烂喉、丹痧等最好的中成药。
马利筋花
总之,中秋节的意义在于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收成,同时也是家人团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的重要时刻,是一个团圆节、吉祥节、欢乐节。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据专家介绍,今年中秋还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为7日11时48分(白天),因此,只能在6日晚或7日晚欣赏这轮超级中秋大圆月亮。
附:作者原作《中秋节吟˙二首》
月饼(宫饼)
中秋节吟˙二首
之一:团圆
宫饼溢天香,阖家共品尝。
开心喝美酒,赏月览星光。
(通韵)
之二: 国强民乐
月明朗朗照乾坤,丹桂幽幽醉四邻。
华夏欢歌千曲美,团圆律赋万家吟。
来源:乐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