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文脉春秋》书写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篇章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5 14:34 1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新节目,描绘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文脉印记,展现新时代的气象万千,多维度对“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新节目,描绘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文脉印记,展现新时代的气象万千,多维度对“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作出持续不断的回答,凸显城市建设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系列节目自播出以来便收获了高度关注,成为观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窗口。

一、开掘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中华儿女文化认同,凸显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的新活力、新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藏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文脉春秋》新节目走进中国正定、建水、永州、蔚县、海口、绩溪、赣州等地,通过全面展现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地标、特色格局、市井生活、文化脉络,挖掘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充分反映在城乡建设新征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的新活力、新魅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古城墙的保护修复是正定古城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不搞大拆大建,精心呵护古城“本真”。观众可从节目中感受正定千年古城的风骨与韵味,感叹扼守太行、雄镇华北的京畿锁钥的营建智慧,目睹占地不到9平方千米拥有多达10处的国家级宝藏的丰富底蕴,直观兴隆寺、开元寺等自唐朝开始遗留下来的古城墙、古街巷等七个历史时期叠加的文化遗迹,身临其境,“一眼千年”,触摸城市根脉。

该片努力挖掘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文化坐标,如“雄镇东南”的建水城,始建于南诏,明洪武二十年扩建为砖城。也是在明代,建水被命名为临安。建水古城保存完好,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和17孔双龙桥等,古城街巷,布局如棋,不因时间洗刷而褪去光晕,每一片生民宁静自得的市井烟火,都展示着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张力,和建水人深邃而美丽的生活智慧。

该片生动展现名城丰富的文物遗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南控百越”的边陲要冲永州,自古就有锦绣潇湘的美誉。柳子庙、东山武庙、回龙塔、舜帝陵、摩崖石刻、浯溪碑林等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苏轼、王羲之、周敦颐、何绍基等骚人墨客都在永州留下诗文和碑刻印记。人文永州,名贤荟萃;山水永州,美不胜收。今日永州,在传承与发展的碰撞、开放与合作的交融中,正在大放异彩。

一栋建筑能成为城市名片,不仅在于它的雄伟或精美,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清光绪十五年,为纪念历史上被贬谪来的五位名臣而建。苏公祠纪念苏轼为海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海口老城的第一栋骑楼建于1849年,今天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骑楼老街是海口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见证了海口曾经的商埠风华。海口地标还有府城鼓楼、秀英炮台等。如今的海口成为自由贸易港,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历史故事和市井风情。绩溪古城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这里曾经孕育了徽墨的神奇、徽菜的荣耀和徽剧的精粹,创造了“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徽商传奇!中正坊-白石鼓历史文化街、上庄古建筑群和绩溪文庙等,证明绩溪是徽州文化发源地,如今正在书写着新的传奇。

这些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中华文明,节目彰显这些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延续的千年文脉,进一步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

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以城溯文、因人叙脉,于润物无声中彰显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底色源泉。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节目把镜头更精准地聚焦在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人,以及围绕“人”所发展开的饮食、音乐、绘画、艺术等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从烟火气中窥见人文精神的赓续与生生不息。

如正定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体悟“吾乃常山赵子龙”英勇将军和英勇城池共同彪炳史册的历史。此外,赵云庙是纪念赵子龙的重要场所,历史上曾三度修建,既是历史文化标志,也是传承和弘扬赵子龙精神的重要场所。此外,正定古城还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等,来纪念和传承赵子龙的精神。正定的崩肝成为伴手礼,饸饹面、烧麦等美食带着太行味道唤起国人的乡愁。

建水篇,展示建水人杰地灵,明清两代,建水共出文武进士110名、文武举人1273名,在全省的科举榜单中,临安学子时常占据半数左右,故而有“临半榜”之称。今天的建水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利用建水的历史人文积淀和文化遗产以及草芽米线、烤豆腐等美食,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四方来客在这里乐享“诗与远方”。

永州篇展现舜帝道德思想是永州人民精神坐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舜帝道德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与灵魂,几乎所有的诸子之书都用舜帝道德思想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舜帝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孝”字,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准则,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柳宗元《捕蛇者说》等永州八记,喝螺、大西门拌凉粉等美食,永州文化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

海口厚植生态人文底蕴,让城市“活起来”。从府城里的尚书街、达士巷等街坊名称中,不难窥见中原儒家文化的浸染与昔日文教之兴盛。苏东坡在这里亲民爱民教化当地人,给蛮荒之地带来文化之风,还为海南培养了第一位进士。如今的海口,已建成亚洲迄今规模最大的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从这里走出了多位奥运会冠军。辣汤饭、蔗糖等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乘自贸港的东风,海口在新时代扬帆起航。

绩溪篇,展现先人们开山拓路,打造了古徽州贸通天下的奇迹;绩溪宏构精雕出了中国农耕文明下典型的城乡格局。数百年来,绩溪人或为商、为工、为文,均有名士迭出。明朝名臣胡宗宪、制墨大师汪近圣、胡开文、带动了药业、金融业、丝业等产业发展的商人胡雪岩、湖畔诗人汪静之...他们让这座皖南山区小城闪耀着璀璨的星光。臭鳜鱼、伏岭镇的徽菜能声名远扬。今天的绩溪,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方热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蜕变与新生。

《文脉春秋》全景呈现历史文化名城浓郁的历史氛围、文化脉络、特色格局、市井生活和文化气息滋养的风土人情,挖掘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提炼出每个城市极具特色、独一无二的精神底蕴与内在气质,对今天的城市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三、以精品纪录片擦亮城市名片、以“历史厚度”诠释城市价值,带火文旅经济,产生溢出效应。

落实总台“思想+艺术+技术”,《文脉春秋》通过数字技术、三维建模、航拍摄影等科技手段,引入古代舆图这一独特的视觉元素、挖掘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素材等古今对比方法等等,匠心打造了历史人文纪录片精品。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文脉春秋》以文化赋能文旅,通过艺术性转化、全媒体报道、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让更多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同时,也因为“知来处,明去处”的获得感而产生“到此一游”的强烈愿望,文化的“历史厚度”成为了观众重识城市价值的最佳载体之一。有网友感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小城,但看了《文脉春秋》,觉得小城不小,让我看到了小城背后的‘大’,大地理、大智慧、大工匠、大格局!”

该片擦亮了城市名片,带火了旅游经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均大幅提升,多地政府在节目播出后发来感谢信,认为节目进一步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脉春秋》对历史文化名城文脉地标精心选择和深度解读使节目成为受众的名城打卡指南,观众感叹:“《文脉春秋》从大地理和传统营城智慧等角度解读古城,让人耳目一新,这些古城值得去打卡,能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文脉春秋》生动展示了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生机勃发的动人画卷,彰显了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宝贵资源的作用,呈现了各地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示精神的成果,守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王永利)

来源:笔人王永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