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9月7日在印度新德里访问时,向印度政府发出了一个突破性的邀请,加入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编队。这一举动打破了该机制自2004年建立以来21年间的传统,首次允许非区域国家参与军事巡逻行动。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9月7日在印度新德里访问时,向印度政府发出了一个突破性的邀请,加入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编队。这一举动打破了该机制自2004年建立以来21年间的传统,首次允许非区域国家参与军事巡逻行动。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黄循财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会谈后表示,新加坡欢迎印度在区域安全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印度NDTV电视台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透露印度将以“观察员兼机动支援”身份参与巡逻,初期计划派遣两艘护卫舰执行月度巡逻任务,重点覆盖马六甲海峡西端靠近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海域。
印度总理莫迪
马六甲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一,全长约805公里,最窄处仅2.8公里,却承担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和超过50%的海运石油运输任务。对中国而言,这条海峡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中国约80%的石油进口和70%的液 化天然气进口需要经过这里。
每天有超过100艘巨型商船穿梭于这条水道,其中与中国相关的航运活动占比高达60%以上。正因为如此,任何涉及马六甲海峡安全格局的变化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马六甲海峡
新加坡此举背后有着深层的战略焦虑。作为一个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300%的国家,新加坡的繁荣与安全完全依赖海上通道的畅通和大国间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使新加坡感受到了压力。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的皇京港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功能更全、吞吐能力更强的港口,一旦全面建成运营,可能动摇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的传统港口优势地位。
马六甲皇京港
此外,柬埔寨的扶南运河项目和泰国的克拉陆桥计划也在推进中,这些项目都可能分流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量。2024年中老泰铁路复线投入运营后,到2025年上半年,东盟国家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比例已升至18%,这表明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正在逐步降低。
克拉运河
新加坡的选择也反映出对美国亚太政策的失望情绪。虽然美国高调宣扬其印太战略,但在南海地区的实际军事行动效果有限。除菲律宾同意美军扩建军事基地外,大多数东盟国家反应冷淡。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明确表示不愿卷入大国竞争,印度尼西亚则加速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进程。这些国家普遍认识到,域外势力的军事存在不仅缺乏国际法依据,还可能破坏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
对印度而言,新加坡的邀请正好契合其“东向行动”政策。印度一直试图扩大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2025年7月,印度东部舰队的三艘军舰高调穿越马六甲海峡,并访问了新加坡、越南等多个南海国家。通过参与巡逻,印度不仅可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还可以监控过往船只,为其战略扩张提供支撑。
印度“东向战略”中的缅甸变量
根据协议,印度需要为此次合作投入3200万美元用于舰艇升级和人员培训,此外每月还需承担约180万美元的燃油和补给费用。这意味着印度每年需投入近2400万美元的资金,换取在马六甲海峡的参与权。
然而,新加坡的这一决定在原有三国巡逻机制内部引发了分歧。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强烈反对印度以驻军形式参与。两国对主权问题极为敏感,将其视为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早在2004年美国提出参与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时,就遭到马、印两国的联合抵制。
中国政府对此事保持了相对克制的态度。这得益于中国早已布局的“马六甲替代方案”。中缅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等陆路通道的建成运营,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
2013年建成投产的中缅油气管道,到2024年夏季已累计输送超过1亿吨油气资源,相当于中国两年的石油进口量。中国通过陆路进口的能源已占总进口量的30%。此外,中国还在积极推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海外港口建设,通过构建陆海联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能源运输网络。
一带一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这种既展示军事实力又注重务实合作的做法,让东盟国家认识到中国是来维护地区稳定的,而不是来制造对抗的。
新加坡邀请印度参与马六甲海峡巡逻的决策,是一场高风险的地缘政治博弈。短期来看,印度无疑是最大受益者,在不承担主导责任的前提下获得了马六甲的巡逻权,并借此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建立了更紧密的军事联系。
马六甲巡航舰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可能打破区域原有安全平衡与政治默契,让马六甲从合作性较强的安全水域,演变为多方角力的地缘博弈前沿阵地。如果其他域外势力跟风效仿,未来美日澳等国也要求参与,马六甲海峡的主权和治理权属将变得错综复杂,新加坡可能难以把控局势。
新加坡的这种战略选择也体现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困境。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体、长期在中美两大国之间谨慎周旋的国家,新加坡试图通过引入外部力量来重新平衡地区战略态势,维持自身在马六甲海峡的主导权与影响力。但这种做法不仅可能破坏与邻国的关系,还可能影响与中国的重要经贸关系。
参考资料:
《柬埔寨举国欢庆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开工动土》2024年08月06日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马六甲海峡安全怎么保》2004年07月2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未央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