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根根平凡的柳条,在指尖的翻转缠绕间,被赋予了形态与生命。10月5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内洋溢着自然的清香与创作的热情,“满族柳编”非遗体验活动成功举办,让参与者们共同编织了一曲秋日的田园诗篇。
【教育活动】
一根根平凡的柳条,在指尖的翻转缠绕间,被赋予了形态与生命。10月5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内洋溢着自然的清香与创作的热情,“满族柳编”非遗体验活动成功举办,让参与者们共同编织了一曲秋日的田园诗篇。
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市级非遗项目“满族柳编”传承人刘志敏老师亲临指导。刘老师与柳编技艺相伴数十载,一双巧手能将最质朴的柳条化为精美的艺术品。
在刘老师和助教们的悉心指导下,参与的游客们纷纷动手,沉浸到编织的世界中。看似简单的“一压一挑”,却极其考验耐心与手法的稳定性。起初的生涩很快被专注的热情所取代,现场只听见柳条摩擦的沙沙声,仿佛动人的协奏曲。
经过不断的尝试与调整,散乱的柳条在大家手中逐渐成形,变成了一个个小巧而坚实的杯垫、篮底。虽然作品略显稚嫩,但每一件都凝聚了亲手劳作的心血,承载着对传统生活智慧的切身感悟。
活动尾声,学员们自豪地举起自己的柳编作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不仅是一次手作体验,更是一次与自然对话、与传统连接的静谧旅程。大家手持亲手编织的作品,也将这份独特的秋日记忆和非遗的种子一同带回了家。
Latest
Notice
柳条柔韧,编织不朽匠心;技艺传承,延续文化血脉。本次满族柳编活动在满满的收获中圆满落幕,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将继续为您搭建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让更多珍贵的非遗技艺在体验中焕发新生。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