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纽约市警方证实,当地时间周六凌晨,布鲁克林马西大道地铁站发现两名女孩死亡,事件疑似与“地铁冲浪”相关。这一悲剧再次凸显纽约地铁“冲浪”危机的加剧,此类事故死亡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
美国纽约市警方证实,当地时间周六凌晨,布鲁克林马西大道地铁站发现两名女孩死亡,事件疑似与“地铁冲浪”相关。这一悲剧再次凸显纽约地铁“冲浪”危机的加剧,此类事故死亡人数近年呈上升趋势。
据警方通报,当日凌晨3时10分左右,911接到报警后,警员赶往90分局/33交通区管辖的马西大道-百老汇地铁站,现场发现两名女性已失去意识、陷入昏迷。急救人员抵达后,当场宣布两人死亡。
纽约警察局公共信息副局长表示,目前调查仍在推进中,待确认死者身份后将第一时间通知家属,暂未公布两人的年龄与具体信息。
不过纽约市交通局局长德米特里厄斯・克里奇洛在声明中确认,遇难者均为“年轻女孩”。悲痛的家属及发现遗体的地铁工作人员均表示,“这场悲剧让他们深感震惊”。
此次事件进一步暴露纽约地铁“冲浪”问题的严峻性。数据显示,2024年纽约因地铁冲浪死亡的人数达6人,高于2023年的5人;同期因涉嫌地铁冲浪被捕的人数也从135人升至229人,被捕者多为男孩,最小仅9岁。
警方指出,实际发生的事件数量可能更高,因不少行为在引发悲剧前未被发现或上报。尽管纽约市长期开展公共安全宣传,但死亡人数仍呈“令人担忧的上升趋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地铁冲浪伤亡人群的结构正发生变化。此前,这类危险行为的参与者以平均年龄14岁的男孩为主,而此次涉事者为两名女孩,表明该风险可能正向不同人群蔓延,或需针对性调整预防与教育策略。
所谓“地铁冲浪”,指在行驶的地铁列车外侧“骑行”,常见于车厢顶部或紧贴车身两侧。这种行为虽可追溯至一个世纪前,但近年来因社交媒体平台频繁传播相关视频,再度流行开来。
其危险源于多重因素:隧道净空高度低易引发碰撞、第三轨存在触电风险、列车突发移动,以及不慎跌落轨道或站台的可能。
为应对这一问题,大都会运输署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部署无人机实时识别“冲浪者”、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删除美化该行为的视频,以及推出“在室内骑行,活下去”主题的公共服务公告。
但纽约市交通局局长克里奇洛坦言,同伴压力、社交媒体影响及青少年冒险心理,仍在促使人们参与这项“致命活动”。
他痛心地表示:“两个小女孩因觉得在地铁车厢外玩耍是可接受的游戏而丧生,这令人心碎。家长、老师和朋友必须明确告知:爬上地铁车顶不是‘冲浪’,而是自杀。”
纽约警察局交通局局长约瑟夫・古洛塔早在2024年就曾在X平台发文警示:“地铁冲浪的危险真实存在,后果足以改变人生。开学后,我们最年轻、最易受影响的纽约人重新搭乘地铁,这更要提醒考虑此类危险行为的人——务必三思。”
截至目前,纽约警方对此次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中,死者身份确认及后续家属通知工作尚未完成。
来源:小志一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