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冠阳性率反弹引关注 专家解读防控关键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08:53 2

摘要:5月16日,社交媒体话题#新冠感染又抬头#冲上热搜,多地网友分享抗原阳性结果,反映新冠病毒活跃度再度攀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全国新冠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感染率显著高于北方,15岁以上人群为主要感染群体。

5月16日,社交媒体话题#新冠感染又抬头#冲上热搜,多地网友分享抗原阳性结果,反映新冠病毒活跃度再度攀升。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4月全国新冠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感染率显著高于北方,15岁以上人群为主要感染群体。

南北差异显著 门诊住院双线增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报告,3月31日至5月4日期间,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病毒检出率从7.5%攀升至16.2%,连续三周超越流感、鼻病毒等病原体居首。同期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专家分析,南方气候湿热、人口流动密集加速了病毒传播,但广东、福建等早期高发地区增速已现放缓趋势。

季节性波动可控 重点人群需警惕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指出,此次反弹与群体免疫衰减、清明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叠加有关,属于“免疫洼地”自然填补过程。他预测本轮疫情将在6月5日前后达峰,阳性率逐步回落至5%以下,不会影响高考正常进行。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李侗曾提醒,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缺陷人群应加强防护,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需立即检测,确诊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降低重症风险。

立体化防护策略

针对当前疫情特点,疾控部门提出五维防护建议:

1. 科学佩戴口罩:医疗机构、公共交通等密闭空间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 优化社交模式:减少聚餐聚会,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3. 强化环境管理:办公及居家环境每日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 筑牢免疫屏障:保持每日7小时睡眠,摄入足量蛋白质与维生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5. 建立预警机制:家庭常备抗原检测试剂,出现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优先居家检测。

常态化防控提示:

国家应急广播强调,夏季病原体活跃度升高,公众需持续落实“防疫三件套”——规范佩戴口罩、及时手部消毒、定期环境通风。特别建议养老机构、学校等重点场所强化健康监测,通过精准防控平衡疫情风险与社会正常运行。

来源:爱生活的糯米D1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