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晓雨那条关于“剑桥和钢琴”的短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大洋彼岸的陈默言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他几乎是立刻回复了过来,没有追问细节,只是简短地写道:“我明白。等我回来。”
林晓雨那条关于“剑桥和钢琴”的短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大洋彼岸的陈默言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他几乎是立刻回复了过来,没有追问细节,只是简短地写道:“我明白。等我回来。”
这句“等我回来”,像一句郑重的承诺,又像一种心照不宣的确认,让林晓雨在接下来的飞行任务中,心头都萦绕着一股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暖意。她依旧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航站楼,微笑着服务形形色色的旅客,但内心的某个角落,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云来云去的漂泊感。
一周后,陈默言真的回来了。他没有提前告知航班信息,而是在一个林晓雨刚结束一轮长途飞行、正在家中补眠的午后,直接来到了她的公寓楼下。电话铃声执着地响起,将林晓雨从睡梦中唤醒。听到电话那头熟悉而沉稳的声音说“我在楼下”时,她瞬间清醒,心跳莫名加速。
她匆匆套了件外套,素面朝天地跑下楼。初夏的阳光有些晃眼,陈默言就站在那棵熟悉的梧桐树下,风尘仆仆,却笑容明亮。他手里没有行李箱,只背着一个硕大的画筒,身上似乎还带着异国阳光的气息。
“你怎么……”林晓雨的话还没问完,陈默言便走上前,很自然地伸出手,轻轻拂开她额前因匆忙跑下来而有些凌乱的发丝。这个动作温柔而亲昵,带着一种不言而喻的熟稔,让林晓雨的脸颊微微发热。
“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就提前回来了。”他看着她,眼神专注,“而且,我想亲眼确认,听了叔公那个‘恐怖’的故事后,你有没有被吓跑。”
他的语气带着玩笑,但眼神里的认真却不容错辨。林晓雨笑了,心底那点残存的睡意和不确定感,在他坦荡的目光中烟消云散。“故事很悲伤,但……还不至于被吓跑。”
“那就好。”陈默言也笑了,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他拍了拍背上的画筒,“给你带了礼物,不过这里不方便展示。找个地方坐坐?”
他们没有去咖啡馆,而是去了附近一个安静的社区公园。午后的公园人很少,只有几个老人在下棋,孩子们在远处的滑梯上嬉笑。他们找了一张被树荫笼罩的长椅坐下。
陈默言打开画筒,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卷画布。当他将画布展开时,林晓雨的呼吸微微一滞。
那是一幅油画。画面的主体是一棵姿态苍劲、枝干虬结的古老橄榄树,它孤独而坚韧地矗立在一片被金色阳光笼罩的托斯卡纳山坡上。树的后面,是层次分明、由近及远、从深绿过渡到淡蓝的远山与天空。整幅画的笔触厚重而充满力量,用色温暖明亮,尤其是对光线的捕捉,仿佛将地中海的阳光直接搬到了画布上,充满了蓬勃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生命力。
但最让林晓雨震撼的,是在那棵古老的橄榄树下,背对着画面,并肩坐着两个小小的、依偎着的人影。他们只是简单的轮廓,没有细致的五官,却给人一种无比宁静、和谐与充满希望的感觉。仿佛穿越了所有风雨和时间,最终抵达了这片永恒的阳光下。
“这是……你画的?”林晓雨的声音带着惊叹。
“嗯。”陈默言点点头,目光也落在画作上,带着创作者特有的温柔,“在叔公的庄园附近写的生。看着那棵据说有几百年的橄榄树,听着他说起当年的遗憾,我就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们共同经历的那段关于坚守与等待的往事。”
他转过头,凝视着林晓雨:“叔公和曾祖父的故事,一个因为妥协而遗憾终生,一个因为坚守而孤独一生。他们都太沉重了。我不想那样。”他的语气变得异常坚定,“林晓雨,我想画一幅不一样的画。有古老的根系,代表着历史和传承,但更要有阳光,有生机,有……并肩看风景的未来。”
他指着画中那两个小小的身影:“我不知道未来具体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我希望那里面有你。不是重复祖辈的悲情,而是创造我们自己的,充满阳光和生命力的故事。”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隆重的仪式,甚至没有一句明确的“喜欢”或“爱”,但这番话,连同这幅饱含深意与真情的画作,比任何告白都更具冲击力,直直地撞入了林晓雨的心扉。她看着画面上那棵历经风雨却依旧向着阳光顽强生长的橄榄树,看着树下那两个依偎的、望向远方的身影,眼眶瞬间湿润了。
她想起了奶奶摩挲素描本时那释然的微笑,想起了罗伯特先生眼中挥之不去的忧郁,更想起了自己揣着怀表在云端穿梭时,心底那份对安定和真实的隐隐渴望。
陈默言,这个悄然走入她生命,与她共同守护过一个惊天秘密,分享过最深情感的男人,此刻正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为她,也为他们,勾勒了一个不同于过往的全新可能。
她伸出手指,轻轻触摸画布上那棵橄榄树粗糙的纹理,感受着油彩的凹凸,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阳光温度与生命力量。然后,她抬起头,迎上陈默言那双带着紧张与期盼的深邃眼眸,露出了一个清澈而坚定的笑容。
“这幅画,”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异常清晰,“我很喜欢。比怀表,比素描本,比任何传奇的故事……都要喜欢。”
她顿了顿,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也希望,能看到这幅画里,更多的风景。”
刹那间,陈默言眼中所有的紧张都化为了巨大的喜悦和如释重负的光芒。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林晓雨触摸画布的那只手。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带着画家特有的、些许粗糙的薄茧,却给人一种无比踏实的感觉。
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在他们身上、在摊开的画布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远处孩子们的欢笑声隐隐传来,混合着夏日的蝉鸣。没有激动人心的拥吻,也没有海誓山盟的宣言,只有两只紧紧相握的手,和一幅在阳光下静静诉说着未来与希望的画。
一段始于传奇与悲情的过往,似乎在这一刻,真正地开枝散叶,找到了通往阳光灿烂之地的路径。林晓雨知道,属于她和他,属于这个时代的,平凡却真实、温暖而充满生命力的新故事,已经悄然翻开了第一页。
·
古树新阳照影长,画中心事诉端详
抛却前尘悲欢调,谱就今生温暖章
掌心茧厚堪托付,眼底光柔胜辞章
传奇终落平凡处,细水长流日月长
·
来源:心光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