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九年后,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张清荣这个人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所以决定将他秘密处决,这个命令由情报局执行。蒋介石在日记本中提到的张清荣是什么人呢?蒋介石为什么认为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呢?
新中国成立九年后,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张清荣这个人已经没有利用的价值,所以决定将他秘密处决,这个命令由情报局执行。蒋介石在日记本中提到的张清荣是什么人呢?蒋介石为什么认为他没有利用价值了呢?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对社会主义。以美国为首对中国采取封锁包围的政策,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而国内经过多年的战争,也是百废待兴,满目疮痍。而逃亡台湾的国民党,反而得到美国等国家的来自政治上承认和经济上的援助的支持。
国民党在发现两岸的经济差距后,为了打击共产党,扩大自身的势力,利用新闻、广播等手段大肆传播鼓吹台湾地区的发达经济,鼓励大陆的人才前往台湾享受美好生活、优越条件。在这种国内国外情况下,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追求享乐、对现实不满的人希望前往台湾,幻想自己在台湾可以得到大陆所没有的富裕,享乐。
张清容就是希望前往台湾享乐的人之一。张清容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屡立战功,得到提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任副师长。他到了台湾之后,的确受到了台湾当局的热烈欢迎,蒋介石更是亲自招待了他。可是不到一年,他就被蒋介石下令秘密杀害了。
一九三七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以卢沟桥事件为开端,日本军队开始大肆举兵进攻中国。张清容成为了八路军的一员,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果敢勇猛。不断得到提升,从一位普通的士兵升到了营长。
一九五零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张清荣主动请缨,自己强烈要求申请加入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中,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奋勇杀敌,得到了很多赞扬和荣誉。
军衔也得到了提升,年纪轻轻,三十八岁就获得了中校的军衔,成为副师长。可以想象当时的张清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骄傲自得。可是一帆风顺、没有经历重大挫折的人生,让张清荣滋生了骄傲自大和不满。
抗美援朝胜利后,国家进入了平缓发展时期,大力发展经济,设定五年计划。这让张清荣发展不出自己的军事才能,职位也不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张清荣逐渐对党产生了一些不满和怨恨。
一次意外的机会,张清荣通过广播听到了台湾积极吸纳大陆人才,并且给出优越条件的消息。他对广播中描述的优越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向往。在利用自己职位的便利,连续收听了好几遍台湾的广播之后,他下定决心前往台湾。他与台湾设置在大陆的秘密人员取得联系。
一九五七年,张清荣逃往台湾。在台湾,他的确受到了台湾当局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蒋介石甚至亲自招待了他。国民党要求张清荣做多次演讲,并且在演讲中诋毁共产党,宣扬自己离开中国,来到台湾中的得到的优越待遇,大陆人民苦难,悲惨生活。
台湾当局还以张清荣孤身来到台湾、无人照顾为借口,给他安排了一位年轻姑娘,而这位年轻姑娘打着照顾他的幌子,实际上是监视他的行为举止,查看他是不是大陆的卧底。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台湾当局发现张清荣不过是个贪慕虚荣、贪图美色、骄傲自大、追求物质的小人罢了。
五八年时,我国抓到了一位台湾特务,利用这位台湾特务传递张清荣是我国的卧底的消息,这时,距离张清荣逃离大陆、前往台湾还不到一年,蒋介石听到此消息,对张清荣大为怀疑,经过一番审讯调查之后,证实了张清荣的确不是诈降,但是张清荣的利用价值已经所剩无几,蒋介石还是下令秘密处决了张清荣。
历史经历了几千年都能证明,叛徒的下场往往都是悲惨的,即使能够获得一时的利益,但是在利益过后又何尝不是深渊。也许得到一时的风光,但风光总是会过去的。
在过去后叛徒将要背负的是祖祖辈辈的骂名。党和人民没有亏待张清荣,张清荣却因为自己控制不住的欲望而选择了背叛党,背叛人民。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生没有后悔路。
来源:古来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