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情是这样的,前天晚上,老公一边刷短视频一边给我画饼,说隔壁小区新开的小吃街,人流量大,他盯上一个铺子,位置刚好,租金也合适,就差一点点启动资金。
老公要开店,4年前借我父母的10万都没还,现在他又让我去借15万。
我先说,我不是那种一张口就是大道理的人,我就是个普通打工人,熬夜掉头发那种。
事情是这样的,前天晚上,老公一边刷短视频一边给我画饼,说隔壁小区新开的小吃街,人流量大,他盯上一个铺子,位置刚好,租金也合适,就差一点点启动资金。
我问差多少,他抬头冲我笑,说不多,就十五万。
我光是“十五万”这三个字卡在喉咙里,差点没咽下去,脑子里“轰”的一下全是四年前那十万的影子。
四年前的那十万,是我爸妈给我的,说是给我做个小缓冲,家里有个底气,我转头给了他,说这是咱俩一起的小事业。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钱没了,店黄了,锅还在我家灶台上挂着,他每次看着锅叹气,说以后一定翻身。
我当时也叹气,我不是不信他,我就是信不过我们两个的运气。
偏偏他这两天又开始兴致勃勃,拿着本子算来算去,跟我说这次不同,他学聪明了,他要做轻油炸不要重油炸,要走快餐线不要慢炖线,连纸盒都找了环保材质的,那气势跟开发布会一样。
我听着听着心软了一丢丢,我这个人一旦听到他讲“要做干净的油条”这种话,脑子会自动跳出我小时候早市那口大锅,冒泡泡的那种。
我妈那天正好来我们家,拎了两根黄瓜和一袋鸡蛋,说你爸血压又有点高,让我少生气,我还没开始生气就被堵住了。
我妈坐在沙发上,看着我老公忙前忙后倒茶递水果,她就挑了挑眉,那眼神我懂的,叫做“你先别说话,我看戏”。
老公端着杯子坐下,跟我妈说阿姨,我这次打算自己当老板,不求大富大贵,就求个稳定,他还特郑重地说上次借的十万我记着,我一点也没忘。
我妈嗯了一声,问那你什么时候还。
他愣了一秒,说阿姨,我这次赚了先还。
我妈笑了笑,说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空气像被人关小了空调,冷一下又热一下,我夹了黄瓜给我妈,说妈你先吃,别动气,咱慢慢说。
我老公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两个像小学生被老师点名,我心里其实打了退堂鼓,可嘴上还是说了句我去想办法。
我妈“咔”的一下放下筷子,说啥办法,你又想让我去找你舅舅。
我瞬间沉默,我妈越说越上头,说你舅舅那边去年看病刚借出去一笔,我还没还清,你别老觉得亲戚是提款机。
我看着我妈嘴唇抖,我心一软,我说妈你别急,这不是还没开口吗。
我妈看了我老公一眼,叹气,说孩子们要过日子,我懂,可日子不是拿借条过的,你先把上次的账算清,这次再谈。
我老公点头,说阿姨您说得对,他还真用上次同样的语气,说这次一定立个字据。
我妈说立不立字据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让她睡个踏实觉。
这话扎心,我这几年睡觉像躺在硬纸板上,翻身全是纸壳声。
晚上我俩在床上背靠背,我先开口,说你真要开。
他嗯了一声,说我再不开我就要去给别人打工了,我三十多了,我不甘心。
他这一句“不甘心”像颗热豆子直接跳进我胸口,我捏着被角,憋出一句我也不甘心我爸妈的钱。
他沉默了,然后很小声说,对不起。
我心里一跳,说你别老跟我说对不起,你把事儿给我做明白。
第二天他拉我去看铺子,我穿了双不磨脚的鞋,说好了只看不买,我现在连看见“招租”这两个字都脚底发酸。
那个铺子确实不错,靠近地铁口,人来人往,有个小哥在门口卖煎饼,人排了五六个,我老公眼睛都亮了。
我忽然有点不忍心,我知道他是认真,他不是那种吹牛的人,他是真觉得自己能行。
回来的路上他给我看他的方案,里面有菜单,有供应商,有启动预算,他还用不同颜色标出来“必花”和“可省”,我看见“可省”里有“装修”两个字,我把本子一合,说装修不能省,省了就像是你穿拖鞋去相亲,第一眼就输。
他愣了一下,笑了,说你终于管了,我知道你动心了。
我瞪他,说我没动心,我就是怕丢人。
晚上我爸在家庭群里发了一张他菜园里的辣椒,说红透了,谁来摘,我妈紧跟着发了一个摔手表情包,下面配字:不要钱。
我看懂我妈的幽默,她这是在夸我爸的辣椒不要钱,顺便提醒我,钱这玩意不是辣椒,不长在地里。
我想了半天,给老公提了个方案,我说你不要让我去借十五万,你先去借五万,你自己去借,怎么借你自己看着办,我再从我这边攒五万,另外五万你用你的设备二手卖掉再凑,你要是能把这十五万凑齐,算你本事,我就给你免费打工一个月。
他盯着我,说你说话算话。
我说我还给你当客服,嘴甜到齁那种。
他突然笑得像个傻子,说成交。
第三天就出现一个小插曲,他兴冲冲去银行,回来脸有点白,他信用卡逾期记录还在,贷款额度下不来。
我心里一凉,又开始拉紧绳子,他坐下喘气,说我去找老同学试试,他以前在做设备租赁。
我没说话,我转头收拾抽屉,越收越烦,收出一堆满减券,还有四年前那张没中奖的刮刮乐,我一下坐地上,那张刮刮乐就像在嘲笑我,说你看你还在原地。
我老公走过来说你别收拾了,歇会,我去。
他拉门那一下我突然想起我们刚结婚那会,他找工作处处碰壁,我也是这么坐在地上,他也是这么说我去。
结果当天晚上,他同学真回消息了,说可以先租设备,押金少一点,但要提前付三个月,我老公回过头问我能不能把旅游基金动一下。
我一愣,这“旅游基金”三个字是我三年没用的词,我们的旅游基金一直躺在一只破罐子里,罐子上写着“看海”,我现在看见水杯都心跳。
我咬牙,说可以动,但我要立协议,写清楚每个月还多少,什么时候把我妈那十万开始还,什么时候把旅游基金补回去,哪个先哪个后都写上,他点头,说你写,我签,我还按手印。
我把纸拿出来,写得像做算术题,一行一行,写完我自己都笑了,我说怎么有点像我们俩要离婚的调调。
他也笑,说像就像吧,反正不离。
这时候我妈打电话,问你们谈得咋样,我说还在谈,我妈说你别当和事佬,你要当会计,账不清,心不稳,你别怪我不帮忙。
我说妈你放心,我现在连出门都带着计算器。
我妈哼了一声,说那你告诉他,他欠我的那口气,哪天还。
我说妈你这口气可能要分期还。
她笑了,骂我贫嘴,然后又叮嘱我别熬夜。
一周以后,进展比我想象的快,他同学那边设备到位,押金压住了,我这边从公司同事手里借了两万,剩下的靠旅游罐子和我一年没买包包钱抠出来,我看着那罐子空了,心里有点难过,我把“看海”三个字画了个爱心,告诉自己,海不会跑。
第二个小转折也来了,房东临时说押一付三改押二付二,听起来是好消息,我却突然心里警铃大作,我问是不是有什么猫腻,房东笑眯眯说最近政策调整,我盯着他,越看越像浮油。
我拉着老公去隔壁铺子问了一圈,果然是有个传言,街尾要封路维修两周,人流会短期掉下去。
我一把拽住老公,说等两周,我宁愿错过,也不愿冲进去当第一个摔跤的。
他当场犹豫,脸上写着不甘心,我看他那个样子心软又心紧,我说要不这样,这两周我们先做菜单试做,拉亲戚朋友来试吃,谁拉来谁半价,我们先练手不收亏。
他想了想,说行。
这两周我们家像开了家庭大灶,油烟机跟打仗一样,阿姨来做卫生都摇头,说你们家天花板再这么熏,住久了会变油条。
我老公倒是越做越有样,手上起了两个泡,他用创可贴一缠,继续翻锅,我给他计时,给他打分,像那种严厉评委,我说这盘不行,面太紧,他说我再来。
我们请了邻居,邀请群里爸妈,连我妈都来试吃,我妈第一口没说话,第二口点了点头,第三口问什么时候开业,我看见她眼里藏了个“不放心”的小石头,没那么重了。
我以为终于稳了,结果开业前一天,供应商那边出错,主料少送了两箱,我当场想夺门而出,我老公拉住我,说我去催,你在这边守着。
我坐在地上抱着膝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爸,他问我你妈对你老公还凶不凶,我说还好,他说那就行,他又说了一句,你们把字据给我拍个照,我要看看。
我愣住了,我爸以前最不爱看这些,他现在要看,我突然鼻子一酸,我说爸你放心,我这回是会计,我把他按在账本上了。
我爸笑,说按住就行,别按坏了。
开业那天,人不少,街尾的施工也刚好撤了,太阳不大,风有点暖,我在收银台上忙得飞起,手一抬一放像跳操,老公在后面出餐,我妈坐在角落里,不说话,像个冷面评委。
中午高峰的时候出了个小误会,有个大哥拿错了人家的餐,回来吵吵,说他排了十分钟,结果拿了素的,我赶紧赔笑,说我给你再做一份,给你加个蛋,大哥看着我,叹气,说行吧,我肚子不跟你计较。
我心里有点委屈,转头看见老公在后厨对我竖了一下大拇指,我就又把委屈吞下去,继续笑。
第一天结束,我们把账一算,居然没亏,甚至还赚了一点点,那种一点点就像夜里窗边那点橘色灯,虽小,但亮。
晚上打烊,我妈把我叫到外面,递给我一个信封,我以为又是钱,我赶紧往后躲,她瞪我,说你躲啥,你先看。
我打开,是她拿我写的协议又抄了一份,最后那一条她加了一个小括号,“到期不还,罚做家务一个月”,我笑出声,说妈你太会了。
她也笑,转头看了眼店里,说你们别再拿我和你爸当活银行,咱有啥一起扛,扛不动就先停,别死撑。
我点头,我说妈你放心,这次我不借,我只还。
回到家,老公躺在沙发上,手上还是创可贴,他看着我,说我们今天真的做到了,我点头,说是,你做到了,我也做到了。
他突然认真,说我从下个礼拜开始,每天收工先把三百转给你妈,日拱一卒,我不要你再帮我开口借钱。
我看着他那张被油汽熏得发亮的脸,心里一下松了,我说那就这样,听你的,我做会计,你做厨子,我们把这条路铺稳了再走远。
他伸手跟我击掌,说成交。
我那一瞬间莫名想起四年前那十万,我不是想起钱,我是想起当时那种掉进坑里的绝望,我忽然觉得这次坑边有人拉着我,手心是热的。
后来每天晚上我把当天的账拉出来,分三份,一份房租,一份食材,一份归还,我在小本上写今天没漏单,今天没抹零,今天我妈笑了两次。
一个月后,我妈收到第一笔固定转账,发了一个只言片语的消息,说“收到了”,后面一个拳头表情,我懂,她这一拳不是打我,是打那口怨气。
又过一阵,我们终于有了第一天排队到拐角的画面,我拍了照片发给我爸,我爸回了一个“别骄傲,别浪”,我笑着回他“我妈盯着呢”。
再后来有个熟客悄悄对我说,你家老板手艺真行,就是人不太会说话,我说他不需要会说话,他要会翻锅,他会翻锅就够了。
这话传到我老公耳朵里,他不好意思挠头,说我在学,我看着他那副老实样,突然特别想对他说谢谢。
其实说到底,我也不是多伟大,我就是一个把刮刮乐留了四年的普通人,我会心软,我会计较,我会偷偷翻小账,我也会在半夜想起那十万咬牙,我不是圣人,我就是个怕家散的人。
不过我现在知道了,借不借不是第一步,第一步是把坑边绑上绳子,谁下去谁系着,掉下去也拉得上来。
我也知道了,钱这东西,不是拿来考验亲情的,亲情是拿来扛钱的重量的。
我更知道了,老公不是要我去借十五万,他要的,是我肯不肯跟他站在一起,哪怕先站在门口看两周,哪怕先让他自己去借那五万。
这故事没啥惊天动地,只有锅巴味的日常,可我觉得挺香。
写到这儿,我又想起开头那句话,老公要开店,四年前借我父母的十万还没还,现在他又让我去借十五万,我那天没借,我把这十五万分解了,分成了汗水,分成了协议,分成了每天三百的小步走。
最后我还是把他拉上岸了,也是他拉了我一把,然后我们一起把那口气,慢慢地还回去。
来源:那一刻旧时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