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年秋季,我们都会迎来两个重要的日子,其一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节气,其二为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虽说一个是节气,另一个是节日,但两者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如果我们按照节气划分四季来看,秋分节气就是秋季的中点;而从农历月份划分四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年秋季,我们都会迎来两个重要的日子,其一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秋分节气,其二为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虽说一个是节气,另一个是节日,但两者却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如果我们按照节气划分四季来看,秋分节气就是秋季的中点;而从农历月份划分四季来看,农历八月十五就是秋季的中点,也正是如此,中秋节往往也会在秋分前后到来。明日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正是中秋节到来的日子。
《周礼》有云:“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早在周代,人们就会在春季的中间一个月份,即农历二月,进行敲击土鼓等仪式,以此迎接暑气的到来;而到了秋季,人们就会在农历八月十五(秋季的中点)这天,举行与春季中期类似的仪式来迎接寒气的到来。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中秋还只是一个迎寒送暖的日子,还并非是民间传统的节日。
《唐太宗记》又曰:“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盛露囊。”到了唐朝,随着祭月的习俗固定在八月十五,中秋节也逐渐从礼仪活动演变为固定节日,此时一些书籍中八月十五都会以“中秋节”的节名出现,标志着节日的正式确立,并在民间开始普及,加上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结合,更加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浪漫色彩。宋代以后,中秋祭月的习俗已经转变为各种祈福活动,男人祈求功名利禄,女人祈求貌美如仙,食用月饼的习俗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流传至今。
不是玄学!明日八月十五中秋,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在我们村子里,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天,就会朝着月亮的方向放一张桌子,并在桌子上放上水果、酒水以及一张圆圆的饼,以此祭拜月亮,祈求团圆安康。当然,每个地区的习俗不一样,祭拜月亮的方式也有不同,一些地区除了会祭拜供品,还会红烛高燃,然后全家人依次拜月,并分食供品,共享团圆之乐。
中秋节当天祭拜月亮,不仅是单单有着“月圆人圆”的美好寓意,更寄托了人们对丰收的向往。特别在古代农耕社会里,季节更替直接决定收成好坏。中秋时节,大部分农作物已经进入成熟后期,即将迎来收获。古人观察到,此时月亮格外圆满明亮,便将其与农作物的丰盈联系起来,古人会通过祭月,向月亮表达敬意,期望秋耕后续收割、晾晒、储存等环节顺利,这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明日八月十五中秋节,虽说现代还保留着祭月的习俗,但大多祭月的方式已经改为“赏月”、“吃团圆饭”,目的就是让人在节日当天早早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尤其是在古人看来,月属阴,与家庭紧密相连,中秋节当天的月亮最圆,象征阴阳调和、万物圆满,如果中秋夜家里有人缺席,就会招致不顺的事情,虽说这个说法有几分民俗色彩,但是为了促使人们无论多忙,都要早早回家,让“人圆”配得上“月圆”。
今年的中秋节虽说是在国庆节假期期间,但免不了一些人可能会在节日当天加班,但下班就不要在外长时间逗留,最好早早回到家,与家人一同坐上一桌子美味佳肴,吃上一顿团圆饭,并且吃完饭后,在与家人一同赏赏月、聊聊琐碎的日常,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总之,中秋节这天早早回家,与家人喜气洋洋的过好中秋节,这也能使家人、自己心情愉悦,为之后的生活更加努力奋斗,日子也能越过越“旺”!
中秋节当天,“吃月饼”可谓是一项标志性的习俗。月饼最初可追溯至周代祭月仪式,当时人们会用“糗饵粉餈”祭拜月亮,这是一种用米粉制成的圆形糕点,虽说这种糕点并非是今日的月饼,但已具备“圆”形的特点,成为月饼最早的雏形。在唐代,随着中秋成为官方认定的节日,此时的月饼虽未普及,却已从祭祀走向餐桌。最终到了宋代,月饼开始在民间普及,并真正成为中秋的专属食品。
历经千年演变,现如今,月饼的种类已经琳琅满目,例如广式、京式、苏式、滇式等,甚至还有新派月饼,像冰皮、流心、低糖等,每一种月饼都有独特的口味。然而,尽管月饼的口味、品类在翻新,但“分食月饼”的仪式始终未变,吃月饼的美好寓意更没有任何变化。月饼的圆形始终指向“圆满”,甜味寄托“甜蜜”,从古至今,月饼不仅是节令符号,更是人们对团圆的美好向往。
明日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除了要吃月饼、赏月,民间还有一项关于“走”的习俗,那就是“走月”。对此《清嘉录》中记载:“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走月并不是说在月亮上行走,显然这不现实,而是说中秋节的这天夜晚,人们会盛装出游,在月下散步,故而得名“走月”。从根源上讲,走月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祈福心理有关,在古人看来,中秋是阴阳交替、丰收在望的时节,此时出门走一走,表达的正是家宅平安、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
走月该怎么走?
走月并不是简单的散散步就可以,而是有一定的讲究。虽说每个地方的走月方式不同,但其中最核心的都离不开“三桥”和“方向”。换言之,走月必须走过三座桥,而且不能走回头路。这是因为“三”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多、全,走三桥寓意吉祥如意、消灾避祸。并且,走月的方向和时间也有讲究。古人认为,月亮从东方升起,走月时应顺着月亮的方向走。时间上,一般会从黄昏开始,持续到深夜,寓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困顿走向顺遂。
一年之中共有十二次月圆的日子(闰月除外),其中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这两个月圆的日子最被人看重,一个是元宵节,另一个则是中秋节,这两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的向往,并且都有一个相同的习俗,那就是“猜灯谜”。猜灯谜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文人雅士常在宴会上玩“隐语”游戏,用委婉的说法来隐藏本意,让对方猜测,这便是灯谜的雏形。到了宋代,中秋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猜灯谜也开始在民间流行。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与家人一起猜灯谜,能增进不少感情。试想一下,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面对一个谜题,你提示我,我补充你,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还能增添几分节日欢乐的氛围。下面为大家出几个灯谜,不妨考考家人:
谜面:小小金坛子,装着金饺子,吃掉金饺子,吐出白珠子。(打一水果)
谜底:橘子
谜面: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打一动物)
谜底:蜘蛛
谜面: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自己不会走。(打一生活用品)
谜底:桌子
谜面: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
谜底:西瓜
谜面:说它是虎它不像,金钱印在黄袄上,站在山上吼一声,吓跑猴子吓跑狼。(打一动物)
谜底:金钱豹
“明月照我心,归乡路更通”,明日八月十五中秋,这天不仅是与家人团圆的重要日子,更是一个祈福纳祥的好日子,以上最旺自己的5件事,别忘了告诉家人!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