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济南博物馆的珍藏中,有这样一幅明末清初的行书佳作——邢慈静《行书五言诗》轴。纸本之上,寥寥数语,却尽显一位女性书家独有的灵秀与风骨,让人不禁驻足品味。
在济南博物馆的珍藏中,有这样一幅明末清初的行书佳作——邢慈静《行书五言诗》轴。纸本之上,寥寥数语,却尽显一位女性书家独有的灵秀与风骨,让人不禁驻足品味。
这幅作品纵123厘米,横29厘米,尺幅虽不算宏大,却气势饱满。释文为:“不久须当归,却移新茉莉。岂可待花开,亦是爱花意。”落款“慈静”,钤印“兰雪斋”“马邢卿印”“慈静”三方。诗句清新雅致,寥寥二十字,将爱花之人急于亲近、不等花开便移栽茉莉的细腻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对生活的热爱与巧思。
邢慈静作为明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邢侗的妹妹,自幼受家学熏陶,书画皆精,但其传世作品并不多见,这幅行书轴更显珍贵。观其笔法,行笔自然流畅,毫无滞涩之感,笔画提按转折间,颇有宋代米芾“刷字”的风致——起笔果断,行笔劲健,收笔利落,如疾风骤雨般洒脱,却又不失法度。
细品其字,结体疏密有致,欹正相生。有的字宽博舒展,有的字紧凑内敛,笔画间的映带呼应恰到好处,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尤为难得的是,她的书法在秀美之中,又透着一股未经刻意雕琢的清新稚拙之气。这种“稚拙”并非技艺不精,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流露,是将深厚功力融入随性书写后的一种境界,让整幅作品既有文人书法的雅韵,又有女性特有的温婉灵动。
在男权主导的古代书坛,邢慈静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这幅《行书五言诗》轴,不仅是她个人艺术才华的展现,更是明末女性书法成就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无关性别,只关乎对美的感知与表达。
如今,当我们在博物馆中凝视这幅历经数百年岁月的墨迹时,依然能感受到邢慈静当年挥毫泼墨时的心境——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都凝聚在这一笔一画之中,跨越时空,打动着每一位观者的心。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