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东汉还是西汉华夏军队的动员能力都远超同时期的罗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05:43 1

摘要:说要讲两汉,对比罗马,先不扯什么文明优越。看数据才过瘾。西汉立朝之初,户籍造册,人口直奔三千五百万,这数值,不仅是纸上炒作。到处坊间有年轻气盛的男子,硬是风吹雨打还不怕,汉武帝搞了个全民兵役,好家伙,青壮男人就得抽出两年,天天跟刀枪棍棒打交道。他们还得每年参加

说要讲两汉,对比罗马,先不扯什么文明优越。看数据才过瘾。西汉立朝之初,户籍造册,人口直奔三千五百万,这数值,不仅是纸上炒作。到处坊间有年轻气盛的男子,硬是风吹雨打还不怕,汉武帝搞了个全民兵役,好家伙,青壮男人就得抽出两年,天天跟刀枪棍棒打交道。他们还得每年参加军事体检,不及格都得回炉再造。西汉不是为了打击盗贼,是在跟匈奴死磕。

同一时段,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125做了人口普查。别看人家叫“共和国”,实打实的罗马公民就三十九万多,拿面包补贴。他们有个硬伤,军事主力太少,西汉能拉出大军时,罗马核心兵力只有零头。要动员,还得问共和国同不同意。罗马农民不是专干军人,地头忙时种地,农闲才凑合当兵出战。这点真不如汉朝那脆生利索。

而且马略改革之前罗马根本没有所谓“职业军人”,全民皆兵也是假话。收入不济的平民根本拿不出去军团打仗的钱。年轻时能上战场,老了要自费,谁干?马略后来一刀切,把穷汉子和被释放的奴隶全拖入军队里头,那些人在军团里混十六年,等熬出头还能带点手艺。毕竟罗马军团除了打仗,还得像劳务派遣队一样修水渠、搭长城、干活。你觉得他们像全集中作战兵?其实多是兼职工种。

军事训练上,西汉根本就是“武装到牙齿”。汉武帝一招手,郡国兵随时能拉四十万出来。边防线上维持六十万主力军,首都附近搁个十万人,并不稀奇。长年动员百万大军,真不是说着就能来的。西汉动员到位,熬得住消耗战。罗马帝国虽有吸纳盟邦人口的改革,公民总数涨到九十万,但自家本国士兵才二十万人,军团数量也没满员过。加上盟军团,连西汉兵力三分之一都没有。这样想起来,罗马还得靠吃苦耐劳对抗规模压制?

等西汉折腾出东汉这新朝,罗马也蹦跶成罗马帝国。军队体量变了,东汉在三十六个边塞郡搁了常备军,每郡还都配了个四千左右兵力,和罗马军团对标。算算数,东汉常备边防军、正好就是三十六个罗马军团。罗马屋大维手握二十八个军团,还让瓦鲁斯送掉仨,军团数字一年到头就二十五个。二十军团就能问鼎皇位,听起来太草率,但这就是现实。

东汉属国也是应有尽有。十七个属国,乌丸骑兵什么的都归汉人差遣。护匈奴中郎将有两千五百人,管着“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人”,能调动五万多南匈奴骑兵。这些南匈奴老铁平时是打工仔,汉人的部队说上就上。有的中郎将动不动就废立匈奴单于,管得比自己家事还上心。甚至土崩瓦解后的东汉,匈奴、鲜卑等都还踢皮球混汉人的队伍,没精打采的匈奴王有时候还跑去跟白波军造反,像是甩不掉的麻烦兄弟,这画风哪有气派?但管用。

细数步兵,罗马精锐固然不少,两汉却不是吃素的。人口底盘如果厚,征兵就方便。骑兵差距更明显。西汉顶峰调十万骑兵出征,连汉武帝都能带着十八万骑北上找茬。对比罗马,凯撒被刺杀时,罗马才有一万骑兵出动,克拉苏打帕提亚才派四千骑。安东尼号称复仇大军,骑兵才一万出头。你看看,骑兵十倍差距,不是数字游戏。

不光是兵员比拼,作战风格也差劲不少。西汉讲究打的是匈奴、鲜卑,天天野战,骑兵扑来扑去。罗马军团虽坚固,常被骑兵捶得狗血淋头。安息人就靠骑射把罗马军团戳成筛子。所以说,罗马兵团强是强,不太好用在草原战场。实际拉出来,可能还被卫青霍去病带的汉军打得没脾气。

再扯后勤,东西汉物流厉害。郡国制度,地方自治,兵马调度自如。运输路线被铁骑踩平,不像罗马要顾忌地中海边角料。罗马军团虽然修路拔寨,运输却还是靠苦力搬东西。两汉物资调度就靠郡县驿站,一纸文书能调天下兵马。罗马做不到这个。

可是有意思,东汉末年其实状况大变。人口暴跌,兵力更加收缩。曹操熬到官渡,只能勉强凑十一万兵,和西汉鼎盛期完全不一样。罗马也不是铁板一块,动乱不断,军头轮流登场,兵团时而分裂,时而合并。两边根本不是常态对比,总有人揪着高光时刻做文章。

细说起来,东西汉和罗马都有过军制改革,也有腐败萎靡。东汉后期大地主和军阀割据,罗马帝国则是贵族局势反转,皇帝权利集中。其实没有哪个王朝能保证全盛时期无限延续。这种“对比优势”倒像是吹牛不花钱,说白了各凭时代气质。

不过现实也不一样。史料里西汉动员能力巨大,但消耗极快,财政压力塌陷,汉武帝后期都“轮流饿肚子”。罗马军团也是,人力资源有限,农奴算不上兵员,服役年限拉长就是拼命维稳。谁要真对着干,能撑多久很难说。

还有,西汉兵员训练强,但其实地方郡国兵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边塞兵年年和匈奴交手,被磨得像刀一样快。内地的常备军却有时根本没上过实战。罗马兵团靠铁律训练,但遇上游牧民族突袭,也常常被打懵。其实双方都不是“全民皆兵”那么完美。想想东汉末年,兵败如山倒,罗马也是大分裂,根本没有维持百万大军的底气。

所以,说两汉优势明显,那只是部分时期的故事。罗马军团打各路蛮族也并不总是吃亏。尤其是罗马在高卢不列颠作战时,也有大规模兵力调度,技术装备逐渐升级,一点不少。但是比起草原民族用骑兵压制,这点优势很难翻盘?

再深一点,两汉的军制集中,但后期隔阂加剧。地方实力派不愿给中央买账。罗马也是,军头自立门户,皇帝就靠买兵权维持威风,双方各有短板。谁抽空对阵,还真没法预判结果!

其实两汉和罗马,兵力、骑兵、组织都各有招数。史书记载数字虽夸张,但制度、民心,环境全影响最终成效。不能一刀切,一比就是谁更强。历史就像马蹄磨来的路,无穷尽头。说有优势,一定时期才算数。

最后算一句:漫长历史,制度和兵力都不是板上钉钉。谁占优谁吃亏,得看人,看天,看运气。什么西汉优势、罗马劣势,不过是时势使然,真想捋清楚,才知道每个王朝只是飘过一朵云。

来源:大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