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视频,第一反应不是愤怒,是肉疼——前排票价炒到四千多,被她一杯香槟浇没了。
“剪角身份证+瑞典护照,46岁贵妇把大师赛当自家客厅。
”
刷到这条视频,第一反应不是愤怒,是肉疼——前排票价炒到四千多,被她一杯香槟浇没了。
警方通报出来,剧情直接反转:护照是5岁儿子的,身份证剪角也没注销,人家还是百分百中国籍。
闹了半天,演的是“外籍滤镜”cosplay,观众白跟着激动。
更尴尬的是她背后的珠宝品牌。
国庆前刚喊完“精英女性标配”,转头CEO就被警察叔叔拖走。
天猫店退货率三天飙37%,主播连夜下架,评论区清一色“怕戴上手被认成同伙”。
品牌方秒发声明:暂停职务,切割速度比钻石刀还快。
ATP也吓怕了,连夜补规定:带酒入场直接黑名单,全球赛事抄作业。
今年类似闹剧6起,比疫情前翻两倍,再不管,球场变酒吧。
有人扒她微博,发现套路极稳:日常晒爱马仕、定位五星酒店、配文“北欧慢生活”。2018年再婚嫁瑞典老公,社交滤镜直接拉满,连亲妈都快信她定居斯德哥尔摩。
结果一查,护照记录显示过去一年往返上海26次,比浦东机场地勤还勤快。
体育律师泼冷水:扰乱比赛最高可拘10天,赛事方还能索赔门票损失。
四千块一张票,中断半小时,光直接票房就几十万,真要算账,够她再买一个铂金包。
最惨的是隔壁带娃看球的家庭,小男孩本来等着看偶像发球ACE,结果先见识“阿姨现场发酒疯”。
家长边捂孩子耳朵边解释:“别怕,这是反面教材。
”
网上有人替她喊“女人压力大喝醉正常”,立马被怼:压力大就能砸别人假期?
四千块门票背后,有人攒了半年年假,有人蜜月第一站,被她一杯酒浇成噩梦,谁赔?
说到底,不是护照颜色给了她勇气,是“我特殊”的幻觉。
身份证剪个角就以为脱离群众,忘了系统里依旧标注:国籍中国。
滤镜碎掉那一刻,比醒酒药还管用。
大师赛还在打,新规定已经贴满入口:酒没收,黑名单拍照上墙。
接下来想秀优越感,只剩一种合法方式——老老实实买VIP包厢,记得把护照留家里,别再拿娃的证件当道具。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