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嘲“没水平”却月入过万:苗京京、素老三的“生活流”写作密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4 12:45 1

摘要:提起“写作赚钱”,很多人会先想到华丽辞藻、深刻观点,或是宏大的叙事框架。可苗京京和素老三偏不按常理出牌——她们的文章里满是婆婆兑水热剩粥、老公乱扔袜子的家长里短,常被网友吐槽“没水平”“像流水账”,却能悄悄实现月入过万,把“柴米油盐”写成了赚钱的生意。

提起“写作赚钱”,很多人会先想到华丽辞藻、深刻观点,或是宏大的叙事框架。可苗京京和素老三偏不按常理出牌——她们的文章里满是婆婆兑水热剩粥、老公乱扔袜子的家长里短,常被网友吐槽“没水平”“像流水账”,却能悄悄实现月入过万,把“柴米油盐”写成了赚钱的生意。

她们的秘诀,从来不是“文笔高超”,而是把“普通人的生活”写进了读者心里。

苗京京的文章里,没有复杂的剧情,全是身边人都经历过的小事:早上起来发现婆婆把剩粥兑水热了三遍,晚上回家看见老公瘫在沙发上不收拾家务,周末带孩子出门又忘了带尿不湿。这些细碎到不值一提的场景,却让无数宝妈、主妇拍着大腿说“这不就是我家的事”。素老三更直接,专写和老伴的“拌嘴日常”——他把袜子扔在沙发缝里,她边捡边吐槽;他做饭忘了放盐,两人笑着吵两句又一起吃了饭。没有狗血冲突,只有烟火气,反而让读者觉得“亲切得像邻居阿姨在唠嗑”。

能抓住读者,更关键的是她们摸透了快节奏时代里的“情感需求”。现在人刷手机,不是来学“大道理”的,而是想找个地方“喘口气”——看看别人也有和自己一样的烦恼,知道自己的情绪有人懂,就够了。苗京京写“婆婆带娃的矛盾”,没指责谁对谁错,只说“后来我跟婆婆说,粥少兑水,孩子爱喝,她第二天就改了”;素老三写“老公不做家务”,也不抱怨,只提“我把袜子放他枕头边,他第二天就记得收了”。这种不偏激、不吐槽的“温和表达”,既化解了读者的情绪焦虑,又让大家觉得“原来这事能这么解决”,自然愿意追着看。

光有内容还不够,高频更新和对平台规则的适配,让她们的文章总能被更多人看到。苗京京一年更新321篇,素老三更是365天不停更,哪怕是过年过节,也会发一段“今天包了饺子,老公吃了20个”的短文。平台偏爱活跃度高的创作者,稳定的更新让她们总能拿到推荐流量。更聪明的是,她们还会“讨好”读者的阅读习惯:苗京京用“一句话一段”的排版,手机上看起来不费劲;素老三发现标题打开率低,当天就改,比如把“老公的日常”换成“他把袜子扔茶几上,我这样做后他再也没犯过”,精准戳中读者的好奇心。

等到读者粘性够了,赚钱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她们不装“专家”,也不立“高大上”的人设,反而把“草根感”贯彻到底。苗京京直播卖围裙,不说“这款围裙质量多好”,只说“我平时做饭就穿这个,溅上油一擦就掉”;素老三在商场办粉丝见面会,不搞演讲,只和大家聊“怎么让老公主动做家务”。这种“自己用过、自己试过”的真实推荐,比硬广更有说服力。母婴品牌找苗京京推辅食工具,厨具品牌找素老三推不粘锅,粉丝觉得“这是我信任的人推荐的”,转化率自然高。

其实苗京京和素老三的成功,从来不是“打败了谁”,而是“看懂了谁”——她们看懂了普通人需要什么,也看懂了自己能提供什么。没有惊艳的文笔,没有特殊的资源,就把自己的生活掰开揉碎了写,反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或许给很多想靠写作赚钱的人提了个醒:不是只有“高水平”才能成功,能把“小日子”写进人心,同样能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来源:西太路彭于晏

相关推荐